2019年5月22日 星期三

磨練意志力

磨練意志力
最近接連幾個名人因為食道癌、胰臟癌過世,而且都在五十幾歲的壯年。
今年也是五十歲的W先生沮喪的說:
這些事件我有點受到打擊,我就算是進健身房訓練、騎腳踏車、走路,那又如何?我還是有可能因為一個癌症就倒下!
W先生跟太太有兩個小孩,都還在求學階段。
加上這幾年身體降況開始走下坡,血壓偏高、胸悶心悸、眼睛開刀,腰部、腳部、雙肩都酸痛。
他自覺不能再懶惰下去,於是很有計畫的開始運動。只要是對血液循環有助益的,他都做。
當我們開始改變自己時,需要很大的毅力才能堅持下去。這當中也有反覆、跟自己交戰的煎熬過程,但W先生還是挺過來了。
沒想到這個新聞事件,一下子就擊垮了他的信心!
我告訴他,其實不是這樣的!
我們運動、改變飲食,不但是訓練身體,更重要的是磨練「意志力」!
人生會遇到很多困難,到最後就是比誰的意志力堅強,誰就能活的好、活得久!
你想想,得要降服多少心魔,才能開始改變自己。
而且「改變」還不是最難的,最難的是「堅持下去」!
他抿著嘴點點頭,「有道理!」他說。
他說太太常問他,做了那麼久的甩手功,到底有沒有作用?W先生說沒有感覺什麼特別的,但他相信這麼做可以改善血液循環,他就做。
這個好!有堅強的信念!相信,就有執行的動力!
我還告訴他,他還有一點值得拍拍手的。
有些人一發現自己的身體有狀況,一定是找醫生,而且特地找大醫院、名醫掛號;有些人找保健食品,吃了可以降這個、提高那個的。
而W先生,反求諸己,開始改變飲食習慣、增加運動量,而且強迫自己晚上十一點前一定要上床睡覺。
這些行為都顯示,他勇敢為自己負責,而不是叫別人負責。
光這點就值得嘉許!
當然,重大疾病的成因非常複雜,身體、心理、靈性都有影響。
且不管如何,自己開始改變的同時,就代表身體、心理、靈性也開始轉變。
這就是「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」的真義!
☆☆☆☆☆☆☆☆
W先生說,前幾天帶老婆孩子回娘家,跟親戚聚餐,大魚大肉的吃,隔天中午血壓就飆到152/100。
他當晚乾脆不吃了,讓腸胃休息。
我說這個很好,自己懂得調整。
他上個月帶孩子去學習滑水,兩個小孩都「鐵腿」,肌肉酸痛得唉唉叫!
而他只是很累而已,沒有肌肉酸痛,應該是到健身房做各種肌肉訓練的成果。
「所以,有訓練有進步!」他下這個結論。
他自己也會拍打肩膀、按摩腰部、練習瑜珈動作。身體的酸痛好多了!
W先生找回信心,肯定自己在進步,他的眼睛亮了起來,我也鬆了一口氣!
意志力不可以被摧毀,這是支持走下去的動力!
☆☆☆☆☆☆☆☆
總結這個主題,
「有百分之百的控制,就有百分之百的自由。」
「控制」就是,我們天天做著枯燥的練習,日復一日的重複一件事情,告訴自己不可以偷懶、絕不放棄。
「自由」就是,我們可以過想要的人生。
麥可喬丹是美國最偉大的藍球員,他每天練習四個小時的基本動作,每天練投3000個球。
成就他自由飛越在球場上的英姿!
孫正春每天赤腳走25公里的路上下班,100天,消掉頷下腫瘤、耳朵後面的淋巴腫瘤;讓心率不整回復正常。
本來受疾病威脅的他,現在自由了!(請參考備註)
一位醫術精湛的余老中醫師說過:要切過一萬個人的脈,才真正懂得切脈!
所以,「台上一分鐘,台下十年功。」想要自在的揮灑人生,得先學習控制自己的心。
就從「磨練意志力」開始!
當我們發現身體開始不對勁了,請下定決心改變飲食、調整生活作息、運動、放下心結。並堅持下去!
不要再想「怎麼辦?」、「我生病了!」、「我快死了!」,放下這些負面想法,開始行動就對了!
備註:孫正春是〈走路讓我重生〉的主角。
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另外補充剛才提到的甩手功,是有效果的。
有一天我右手上臂內側酸痛,我就做甩手功,是我自己改良自「平甩功」的加強版,就是上臂平舉要往下甩的時候,用放鬆的力氣,靠手臂的重力,加重往下甩的力道。
同時間配合蹲膝蓋,也就是每甩一下就蹲一下。
這樣往下甩的的力道可以加強手臂的血液循環。我甩了1000下,手臂內側酸痛就好了。至今11天,沒有再復發。
「平甩功」可以上YouTube搜尋。也可以搜尋「達摩易筋洗髓功」。
★★★★★★★★
順便分享一個「磨練意志力」的故事:
C小姐是幼兒園的老師,班上的L孩子個性依賴,C小姐告訴家長,要訓練孩子自己做這個、那個等等。
三個月後,L孩子大班上學期,媽媽問老師:
「不是長大就會自己穿衣服了嗎,為什麼要訓練?長大就會做了啊!總不會到了國小、國中還不會穿衣服吧!」
C小姐楞了一下,她想想,也對喔!長大就會做了,那為何要提早訓練?
這個問題,她思考了三天,終於想到答案了!
我們訓練的不只是孩子做事情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「獨立、自主」、「為自己負責」的觀念!還要磨練孩子的意志力,把事情完成。
透過自己穿衣服、穿鞋子、收拾東西這些生活細節,來讓孩子知道,這些是他自己該做的,不是父母親的責任!
訓練孩子的過程當然辛苦,因為要教他,還要等他完成,乾脆自己做比較快,而且可以滿足家長的「被需要」感。
但是,這對孩子是好的嗎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