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30日 星期一

大便的理想形狀與次數

 

大便的理想形狀與次數



 

        「香腸型」、「香蕉型」的長條圓柱形、光滑大便,公認是比較理想的大便形狀。有些吃馬鈴薯加青菜的人,大便形狀不見得是這種,於是擔心是不是有問題。

        大部分吃馬鈴薯餐的人,因為吃進的纖維比較多,吃較少的蛋白質,也不吃火氣大食物,大便形狀不見得可以維持住堅固的「圓柱形」,更多的時候是塌扁的橢圓柱形。

        而體質容易濕氣重的人,如果大便是香腸型的時候,可能已經太硬了!

        所以,排除羊大便、血便、拉稀等身體有狀況的大便之外,大便的形狀因人而異、因吃的食物而異,沒有特定的標準。

        最重要是大便順暢、柔軟、不刮肛門,而且不拖時間、不需要久坐馬桶就可以大便完成,就是正常的。

        大便每天13次最理想,至少1次。大便是排毒,排火氣、濕氣的重要管道,只要大便通暢,身體的發炎都會漸漸減輕。所以,如果最近有火氣大症狀,小至嘴巴破、喉嚨痛、牙齦腫,大至臟器發炎、癌症等等,一定要維持每天大便而且順暢。

        即使是喝母奶或是配方奶的嬰兒,也要每天大便(通常不止一次)才正常喔!嬰兒大便不正常,會引起哭鬧、睡不安穩、肚子脹氣的狀況。

        喝母奶的寶寶,請媽媽調整飲食內容,因為媽媽吃了火氣大食物(備註),使得奶水也火氣大,寶寶喝了火氣大的母奶就不大便了。

        嬰兒喝母奶一定是最好的,但是如果不得已喝配方奶的寶寶便秘,可能要調整廠牌。喝配方奶的寶寶比較容易大便不順,或是沒大便。因為配方奶的主要成分是牛奶或是羊奶,對於人類而言,這兩種奶水火氣大了點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
       備註:

★火氣大食物:(不要吃的食物)

油煎、油炸、油炒、油烤過的食物;(請吃清蒸、水煮的食物。)

胡椒、辣椒、咖哩、沙茶、薑黃、生薑、山胡椒(馬告)、香椿;

咖啡、牛奶、羊奶、酒、巧克力;

麵包、土司、餅乾、零食、糕餅、泡麵、科學麵;

有紅棗、枸杞、黃耆、桂圓(龍眼乾)、人參的茶湯或食物;

牛肉、羊肉、雞肉、鴨肉、鵝肉、蝦子、螃蟹。

2020年11月26日 星期四

鬆手,你好,我也好!

 

鬆手,你好,我也好!

 


        66歲的H女士滔滔的敘述她的膝蓋酸痛,跪拜後沒力站起來,去爬山時,連腳踝都很酸!正當她敘述症狀時,我開始感到頭痛,痛在耳朵後面的區域。她說完腳的症狀後,我問她:「頭呢?」她說:「喔!頭有點痛。」邊說邊摸右邊耳朵後方。

        喔!所以這個「頭痛」應該想跟我說些什麼,或是在提醒我什麼事情。

       「什麼時候開始痛?」我問,

       「今天早上跟幾個朋友聊天完後,開始痛。」她答。

       「聊天的時候有吃什麼東西嗎?」我問。

       「有吃麵包跟咖啡。」她答。

        麵包是烤過的,咖啡也烘焙過,火氣都大,容易引起一些不舒服的症狀。

        她的脈象顯示,火氣大得不得了!而且上衝頭部。不過,單靠麵包跟咖啡是貢獻不了這麼多火氣的。

      「你最近有生氣嗎?」我問。

      「生氣?沒有啊!」她答。

      「那有什麼事情是你一直卡在心裡的?」我問。

       她想了3秒鐘回答:「嗯,就是擔心兒子太晚睡,搞壞身體。」。

       「妳的脈象不是擔心,是生氣。」我試圖想要引導她看清情緒的源頭。

       「沒有咧!」她皺著眉頭,搖頭否認。

       「否認」是很多人被問到觸及「心靈」問題時的第一個反應,也許是不想面對自己,也許是不想讓我知道太多。

        我握起拳頭說:「妳抓得太緊了!想掌控所有的人跟事情,精神一直緊繃著,放鬆不了。」她想讓別人都按照她的想法做,一旦別人違反她的意思,就不高興。生氣就會讓筋抓緊,容易這裡痛、那裡酸,身體形成節結、腫瘤。

        我解釋完,她沒有回應,就是聽著。「最近沒有什麼事情生氣的啊!」她繼續否認。我的頭還在痛。也許連她自己都不能辨識或是意識到自己的情緒。

        我想緩一緩氣氛,說:「沒關係,妳自己慢慢想。不是單一事件,不見得有某一件事情讓妳生氣,是長久以來的一種心態、一個觀念,讓妳卡在那裡。」說完,她的態度有軟化。此時我突然感覺頭不痛了!

        「嘿!我頭不痛了耶!」我脫口而出!

        「嗯!我的頭好像也好了!」她說。

        我跟她的頭痛都好了,表示有「講中」她的心事,而且她願意面對了!

        隨後幫她按摩身體、頭部,以緩解酸痛跟頭痛。幾分鐘後她突然冒出:「所以就是讓他們做自己。」

        我回應:「對!把手鬆開吧!不用一直去糾正別人,也不會引起人家不高興,妳自己也輕鬆。妳放鬆了,酸痛、頭痛就好了,身上的節結也都會鬆開!」

 

2020年11月24日 星期二

氣虛,要吃什麼來補氣?

 

氣虛,要吃什麼來補氣?



 

        「我覺得氣虛,要吃什麼來補氣?」這是W先生問的問題。

        我問他怎麼個氣虛法?他說,演講2個小時下來就累攤了,以前不會這樣。我又問「以前」是多久以前?他說2年前。我再問:你什麼時候結婚的?他答:2年前。「所以就是結婚後,氣虛的現象才明顯的?是這樣嗎?」我問,他說應該是。喔!那我明白了!

        先來說說元氣不足的症狀。「物先腐而蟲蛀」,元氣差了,就容易累、抵抗力下降、血液循環停滯,就是「物腐」,接著就一堆毛病出來了!

        而消耗元氣的項目,其中一個就是「性生活」。所以減少性生活,是保存元氣的方法。

        我問W先生,有沒有覺得有性生活的隔天,身體比較沒力、感覺比較虛?他說有。「但是‧‧‧,已經很少了,這樣老婆會‧‧‧。」W先生說。我明白,人類的性生活不只「繁殖」的目的而已,還有情感的、精神的層面,所以就比較複雜了。

        總之,自己要調整。如果最近會很忙,或是有重要的決策、比賽,就暫停性生活,讓戰鬥力用在刀口上。

        另外,有人婚後就開始發胖,或是產後瘦不下來,也是因為元氣消耗,使得臟器不夠能量運轉,身體代謝變慢,於是造成脂肪、水氣累積,就胖起來了!

        還有,不孕的夫妻,往往以為「多做」幾次,會增加成功的機率,事實上正好相反!多做就多消耗元氣,真正需要元氣的卵巢、子宮、精子反而更虛弱。所以,挑準排卵日才「做人」,而且只做一次,才可以提高中獎機率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以下列出會消耗元氣的項目:

一、   性生活。

二、   飲食不節制。

三、   熬夜、睡眠不足。

四、   說話太多,耗氣。

五、   生悶氣、有心事卡住。

六、   過於勞累。

七、   思慮太多。也就是一直想事情(好事、壞事都算),腦袋轉個不停。

 

    所以,想保存元氣,就是避免上述的事情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以下列出補充元氣的項目:

一、  吃正確的食物。飲食清淡,吃簡單、天然、好消化的食物。並不是吃補氣的藥品、食品,這些只是暫時的提振精神,過後還是打回原形。而且會影響我們對身體的判斷,以為自己還很強壯,但其實已經不行了!所以不能靠外力,要靠自己來提升元氣。

二、  好的空氣。住在城市裡的人,請利用空閒時間,到郊外、山上等地方,有大樹、瀑布,空氣好的地方走走。

三、  運動、練功。是緩和的運動,例如:太極拳。劇烈的運動反而會消耗元氣。

四、  盤腿打坐搖尾椎。具體方法請看1123日發文「盤腿打坐搖尾椎   一個可以增加元氣的方法」。

五、  練習丹田氣。請看1014日發文「練丹田氣,改善夜尿、疲累、腹部下墜感」。

六、  不需要思考的時間,就什麼都不想,不要有念頭。我們需要思考工作、學業、生活,其他時間就盡量讓自己放空,看看開闊的地方,或是閉目養神,什麼都不要想。

        學習專注在當下所做的事情,例如:走路就是專心走路,但是我們往往會邊走邊想起一段記憶、一段旋律,想等一下要做什麼‧‧‧,這都是有念頭、不專心。

            當我們的思慮減少,就可以接上宇宙的能量,這股能量就會自動為我們充電,補充元氣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最後,回到剛才的問題,「氣虛,要吃什麼來補氣?」答案是:元氣不是吃來的,是修煉來的!

2020年11月23日 星期一

盤腿打坐搖尾椎 一個可以增加元氣的方法

 

盤腿打坐搖尾椎     一個可以增加元氣的方法





 

        元氣充足,代表身體運作順暢、抵抗力佳,精神、身體、心靈都處在平衡的狀態。但我們會因為應付生活所需而消耗元氣,就像電池沒電了一樣。盤腿打坐搖尾椎就是一個給身體、心靈充電的方法。

        方法如下:

一、   盤腿。能夠雙盤最好,不能雙盤的人,散盤也可以。不能散盤的人,坐著也可以,但是雙腳要著地,不要懸空。

二、   盤腿時屁股墊高510公分。請自己找到一個最舒服的高度。

三、   身體、心靈放鬆。閉眼。

四、手部放鬆,放在一個自己覺得舒服的位置。

五、   以脊椎為軸心,用髖骨的力量讓屁股前後搖動。(像玩波浪鼓一樣的搖動。圖示。)脊椎轉動,但不移動。身體或是頭部放鬆的跟著搖尾椎的律動而搖動。

六、   每天搖動1530分鐘。如果無法一次搖動這麼長時間,可以分次做。也可以增加搖尾椎的時間。

七、   搖尾椎的時候,注意力集中在尾椎,不要集中在眉心。如果會分心胡思亂想,請把注意力抓回來。

八、   用鼻子呼吸。不必特意注意呼吸,順著身體、心靈的感覺,放輕鬆來呼吸就可以了。

九、   請選擇一個安靜、通風良好的地點搖尾椎。

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

「禮物」就在「意外」背後

 

「禮物」就在「意外」背後



 

         H小姐正在做一個平面設計的案子,每天要在電腦前面花很多時間畫圖,不在電腦前的時間則是在構思內容,而且常常工作到耽誤睡覺時間。長期處在動腦、思考、消耗眼力的狀態,她覺得肩膀、頸部、背部很緊,頭部脹脹的。

        我摸她的頭部、頸部,皮膚很熱,「以妳這個熱度,跟一直盯著電腦,應該要頭痛了,竟然沒有痛起來?」我疑惑的問。她說:「因為我每天用熱水泡腳啊!」我更驚訝了!問她:「妳有這麼勤快?每天泡腳?」

        原來是幾天前她撞到腳趾頭,腫起一個大包。消腫之後,覺得還是不舒服,而且不只腳趾頭痛,整個小腿外側從腳踝到膝蓋都覺得痛痛的!為了加速瘀血散去,讓走路舒服點,只好每天泡腳。

        我讚美她:「喔!那妳是因禍得福!陰錯陽差,泡腳剛好讓妳的頭得到好處!」她開心的說:「所以什麼事情都是最好的安排!」

        呵呵!這個結論很有智慧!

        所以,當意外發生,我們不必生氣、抱怨,平靜的處理,「禮物」就在意外背後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另外她說到不只腳趾痛,連整個小腿都痛,這就表示小腿平常就有點淤塞,當腳趾頭受傷,連著腳趾的肌肉、筋膜也會一起受傷。所以用熱水泡腳,泡到小腿肚,是正確的作法。如果只有拼命按摩腳趾頭,好得不徹底。

        順便一題,有些人會習慣性腳踝扭到,道理也一樣,也要連小腿、膝蓋一併處理,甚至要處理到大腿,才會好得快又完全。

        再聊聊頭痛,當我們一直動腦或是使用眼睛,血液就會集中到腦部,好供應我們細胞工作。腦部沒有休息,氣血停留在在腦部,就會眼睛脹、頭脹、頭痛。最好就是休息,停止工作,再加上熱水泡腳,引導氣血向下走,就能緩解頭部症狀了。

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腎發炎,出院後要如何調養?

 

腎發炎,出院後要如何調養?



 

        L小姐54歲,因為腎盂炎住院治療,現在已經出院,想知道之後該如何調養?

        她現在感覺精神不濟,人很容易累。大便正常,頻尿。她一直有耳鳴的症狀,好幾年了。舌頭表面有一層白色、很厚的舌苔。

        就身體而言,腎盂炎的腰痛、肚子痛、發燒症狀已經解除,但是身體並沒有「好」起來,因為「精神不濟」跟「舌苔白厚」就有可能再醞釀下一次的發炎!

        首先從飲食改變做起,停吃所有濕氣重的食物(請看下表)。舌苔白厚表示消化不好(肚子不餓,或是肚子悶、痛)、身體濕氣重。過多的水分應該去到「水道」,然後排出體外,如果排水的功能不好,水留在身體裡,就會頻尿、發炎。

        可以多吃薏仁煮冬瓜,幫助利水,不放調味料。但是要觀察大便,如果大便硬了,就停吃薏仁,只吃冬瓜。直到大便順暢,再吃薏仁冬瓜。

        L小姐長期耳鳴,「腎開竅於耳」耳鳴跟腎臟有關,也跟其他臟器運作不良有關。所以,包含生活作息都要調整。例如:睡眠要充足,不要熬夜;飲食清淡,不要吃油膩、口味重、辣的、刺激性食物。

        尤其是現在人很虛,更是要注意飲食內容,吃好消化的食物。不要吃高蛋白(肉類、蛋、奶)、高油脂(甜食、糕餅、零食)的食物。

        讓精神休息,不要一直滑手機、閱讀、聊天。腦袋不要一直喋喋不休,想過去、想未來、想工作、擔心‧‧‧,這都沒有幫助,只會「耗神」。倒不如靜下來,專注呼吸。心靜就會生出智慧、靈感來解決問題。

        每天用熱水泡腳,熱敷腰部。

        就心靈而言,L小姐最近升職到主管位子,我問她是不是不放過自己?批判自己?因為是主管,害怕做不好,工作勞心、勞力,壓力大?她說是。這些心態都會消耗元氣,元氣差就容易生病。

        我請她有心事不要悶著,在安全的地方、或是對著信任的朋友大聲說出來。

        也請她正向看待這次的疾病,因為「疾病」就是來告訴我們「應該要調整了」,也讓自己看到原本不願意面對的那一面。沒關係的,一點一點改變,身體、心靈就會一點一點的好轉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濕氣重食物:(不要吃的食物)

所有水果。

白色蔬菜(例如:高麗菜、大白菜、白花椰菜)、白木耳。

新鮮菇類(例如:香菇、金針菇、杏鮑菇、秀珍菇‧‧‧ 等等)。(曬乾的濕氣少一點)

彩色蔬菜(紫色高麗菜、彩椒、紅蘿蔔)

南瓜、小黃瓜、大黃瓜、絲瓜。(絲瓜是指圓圓胖胖的那一個品種,角瓜濕氣少一點。)

冰品、冷飲、室溫冷開水。

生菜(未煮熟的蔬菜)。

精力湯(使用生蔬菜、水果製作)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2020年11月8日 星期日

蔬果汁可以逆轉癌症嗎?

 

蔬果汁可以逆轉癌症嗎?



 

        「這位教授利用蔬果汁逆轉癌症,請問您認為為何他能通過各種顏色蔬果逆轉癌症?」這是一位美國讀者來信問的問題。並傳來一段YouTube影片,片名是:「最會打果汁的教授 走過癌」。

        大概是我們要求患者不吃水果,而且還宣揚水果的壞處,跟「蔬果汁抗癌」、「多攝取維他命C」的觀念相違背,讓他很混淆,於是想問清楚,到底為何?

        為此,我們很認真的看完整段影片,發現「打蔬果汁,挺過抗癌10年」這個標題容易讓人斷章取義,以為只要勤喝蔬果汁,就可以抗癌。但其實,喝蔬果汁,只是他抗癌成功原因的其中一小部分而已!真正抗癌成功包含身、心、靈全方位的改變。

        至於喝蔬果汁,沒有讓這位教授出現特別的症狀,可能是他的身體處理「冷水」的能力很好,可以把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。身體除水功能比較差的人,長期喝冷蔬果汁,就容易肚子悶痛、手腳冰冷、頻尿、腰酸、陰道分泌物多、尿道發炎。這些就是身體失衡的症狀,何能抗癌?

        所以我們不建議患者吃水果,因為蔬果汁一定是冷的、冰的,低於體溫的食物,會消耗元氣來提升食物溫度;而冷水也會使血液循環停滯,水氣容易留在身體下半身,而造成發炎(就跟天氣潮濕、悶熱,東西容易發霉一樣。)。

        大部分人打蔬果汁會加薑、薑黃粉來抗癌兼平衡寒氣,但是這只是「表面」上的平衡,吃進身體裡的反應就不一定了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他的經驗不能複製在所有人身上!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身體、心靈狀況找到屬於自己的療癒方法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但是這位教授的經驗,還是有值得讓人學習的地方,我們整理出來,也提出我們的看法,如下:

一、   勇敢。大部分人得知自己罹癌(或是生病)時,心情都是害怕、擔心居多,即使治療結束,也會恐懼復發。而這位教授無懼癌症,敢於做跟別人不一樣的事情,不被原有的資訊框架綁住。

二、    練功。

三、    靜心。他自述罹癌以前,都在忙。罹癌以後,每天靜心,清理掉留在心裡的印象,不要讓事情一直越堆越多。

四、    放掉恩怨。

五、   調整關係。跟太太說出最難說出口的三個字:「我錯了」!我們要承認自己的錯誤是很難的,講別人的錯比較容易!承認自己不如人、長相不好看、不夠聰明,也很難。於是硬撐,就撐出病來!

六、   持之以恒。這應該是各個領域中的佼佼者,可以超越別人的主因!

七、   大道至簡。把事情變簡單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      「開闊心境,努力實踐」是他的結論。輕鬆、無欲的生活,開心的吃,不要充滿恐懼的吃。不要當好人,因為好人會委曲求全、壓抑自己、內心糾結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心情自在、開朗才是抗癌成功的關鍵。

        把標題換成「心情開朗,挺過抗癌10年。」更符合事實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以上就是「蔬果汁可以逆轉癌症嗎?」的答案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特別是對於已經罹癌的患者,「抗癌」這兩個字就像黑夜中的亮燈,緊抓住患者的眼球!讓人容易聚焦在「吃」什麼可以抗癌。於是讓患者更加猛烈的想尋求抗癌食物(食品),這種不斷向外追求的腳步,讓心情更亂!聽人說什麼可以抗癌就買,花錢在所不惜!

        這只會讓我們對生病(癌症)更加恐懼!

        所以,停下腳步,靜下來想想以前的種種,克服以前的習慣、脾氣,調整、改變、執行,身體一定會跟著改變!

        解藥在自己身上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