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1月3日 星期二

「遺傳性疾病」真的會遺傳嗎?

 

「遺傳性疾病」真的會遺傳嗎?



 

        我們因為父母親的精子、卵子結合而生,所以會遺傳到父母(或是祖父母)的體質、個性、長相‧‧‧等等。「疾病」也包含在遺傳內。

        而遺傳性疾病要順利發病,只有在一個狀況下才會,那就是跟父母親有相似的飲食習慣、生活態度、情緒。加上相似的體質,於是大家就一起生同樣的病!

  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一對母女到醫院健康檢查。媽媽2年前發現有甲狀腺節結,這次健檢仍然有。女兒這次健檢也發現有甲狀腺節結!於是「遺傳」就成為結論。

        這對母女同住,所以吃的食物、生活環境相同。她們的個性都習慣「攬責任」,承擔責任是好事,但是超過自己的能力而硬撐,就是負擔;違反自己的本意,就是壓力!

        兩人也習慣「壓抑自己」、「生悶氣」。表面上相安無事,但內心很糾結,造成身體也糾結成「甲狀腺節結」。

 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56歲的L小姐從13歲起就常常胃痛,她的父母親也都有胃病,所以止痛藥、胃藥、胃乳是家庭常備藥。

        L小姐遵循我們這套飲食方法,不再吃胡椒、辣椒、薑、咖哩、油炸、餅乾零食‧‧‧等等火氣大的食物,也不吃水果。不喝冷、冰水。偶而吃了水果,肚子稍微悶痛,她自己就知道該節制,於是20年來沒有再犯過胃病。

        20年前,她的舌頭表面有很多裂縫,表示胃黏膜、腸黏膜已經受傷。經過飲食調整,舌頭表面的裂縫已經不見了!表示以前潰瘍的黏膜已經復原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正確的應對,讓L小姐超越遺傳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我們會遺傳父母親的體質,可能身體的某些器官功能比較弱,就容易常常發病在功能弱的器官。但是如果我們改變飲食、調整生活習慣,即使功能弱的器官也可以正常工作,只要不超過器官能負擔的,都不會出問題。

        我們也會遺傳父母親的個性,但我們可以選擇用不一樣的方式說話、表達,不用複製父母親的行為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即使我們有「遺傳性疾病」的可能,我們也有能力阻止「遺傳性疾病」發生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