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

腳部關節酸痛的身體治療與心靈治療

 

腳部關節酸痛的身體治療與心靈治療



 

         腳部關節酸痛的原因分兩個部分,一、身體上的原因是肌肉跟筋膜緊繃、錯位;二、心靈上的原因是有個固執點卡住,過不去。

         腳部關節包含:腳踝、膝蓋、髖骨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  65歲的L女士,右膝酸痛時好時壞,近三週以來酸痛得特別厲害!久坐後起身,屁股也痛。蹲下後,膝蓋緊、酸軟沒力,站不起來。經過治療,稍有改善,但還是痛。

         58歲的S女士膝蓋酸痛已經很久一段時間了,走路就痛,稍微蹲下就沒力站起來,連上、下樓梯都有困難。

         像這種疼痛持續一段長時間,或是治療過幾次,效果都不好的,就要考慮「心靈因素」了。

         先來說說身體因素。

         關節酸痛是因為肌肉、筋膜緊繃、錯位,使得關節周圍得不到新鮮血液供應而缺氧,進而發炎,造成酸痛。有時候不見得只有痛處傷到,例如:膝蓋酸痛,除了撞到膝蓋之外,也有可能是多年前的腳踝扭傷、臀部摔傷引起的。

         所以每天用熱水泡腳,泡到小腿肚。如果是臀部、腰部受過傷,最好用熱水泡半身浴。以加強下半身的血液循環。

        再來,局部關節的按摩、熱敷、拍打、推拿等等,來放鬆肌肉、筋膜。肌肉、筋膜可以再次充滿血液,不發炎了,就會回到正確的位置。

         最後,改變飲食也很重要。既然有發炎、有血液循環阻塞,飲食就不能加重發炎與阻塞,才會好得快!火氣大食物容易引起肌肉、筋膜緊繃,進而發炎;油膩的食物、甜食、甜的水果,會增加血液黏稠度,妨礙血液循環。這些食物請不要吃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  「心靈因素」就複雜多了。大多是緊抓著原本的想法、信念、規則不放,不肯改變。

          L女士的個性強勢,喜歡主導一切、掌控他人。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。例如:到郵局有三條路可以走,平常一向走近的「甲路線」。如果某天家人載她去郵局,而沒有經過她同意就改走「乙路線」,她就會發脾氣。

         S女士跟父母親住在一起,而她跟雙親的關係有些糾結,因為她為了配合父母親的期待與要求,常常壓抑自己,委曲求全。即使心裡有其他想法,不敢說出來,也沒有勇氣走自己的路。

         我們可以順暢行動,要靠腳部關節,而「關節」的心靈意義也在於「轉變」、「採取行動」等等。固執的不肯改變、守舊,或是沒有勇氣改變,就會造成關節生病,讓自己「走不出去」。

         所以,腳部關節酸痛、卡住,是一個提醒,提醒我們「應該改變了」!請看看自己的內心,有什麼是自己固執不肯放手的觀念?然後問問自己,難道只有這一種嗎?還有沒有其他可能性?

         只要當下的想法改變了,並且採取行動,就跨出第一步了!

         當我們變得有彈性,不再被以前的觀念綁住,心靈放鬆了,關節的肌肉、筋膜也跟著放鬆,加上推拿、熱敷等外力輔助,酸痛很快緩解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  不只關節酸痛可以這麼做,其他的長期酸痛也是如此。我就知道有一位三叉神經痛了10年的人,看遍中、西醫,連「通靈」的人都找過,也到寺廟求神拜佛,但還是日夜的痛。

         請想想心中最糾結的那件事、那個人,不要以為「都過去了」,因為如果真的一切都雲淡風輕,就不會痛10年了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