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

月經老是提前,如何讓月經週期正常?

 

月經老是提前,如何讓月經週期正常?



 

    47歲的E小姐每次月經週期都提前,目前吃黃體素治療,月經週期控制良好,週期30天。

    我告訴她,改善月經週期,要從改善整個身體狀況做起,不單單治療子宮喔!長期吃藥不是辦法。她說為了讓月經週期正常,已經努力4年了,這是最後的方法了,不然就要放棄子宮了。我告訴她,子宮也是身體的一部份,留著吧!

    她說她氣虛,能不能吃些補品來補氣?我問為何覺得自己氣虛?她說平常覺得胸悶、疲勞、難以入睡。

    呵呵!大家都這麼想,感覺身體不舒服的時候,該吃些什麼?其實,越是身體不舒服,越是不能再多吃什麼,反而應該少吃、吃正確的食物,來讓身體回到平衡,那才是身體真正的狀態,之後再按照身體的需求補充該吃的東西。

    而月經提前,就是身體火氣大的反應!是身體藉由失衡的月經週期來告訴我們:身體、心靈已經不對勁了,該調整了。而E小姐反而用外力強加控制,表面上週期是正常了,但是背後隱藏的是哭泣的子宮與卵巢!

    所以,要月經正常,請從「愛自己」做起。既然身體火氣大,就請停吃火氣大食物。我們對飲食的喜好,通常不是依照身體的需求來吃,而是順著慾望來吃。結果滿足食慾了,卻害到身體。

    她吃素,通常吃素的人會覺得蔬菜寒,要加薑去寒氣,其實蔬菜只要煮過就不寒了,不需要特別去寒。吃了薑,反而增加火氣。

    難以入睡,睡不好其中一個原因就是「火氣大」,所以改變飲食內容就可以改善睡眠。睡眠好了,人自然有精神,不疲勞了!

    E小姐的舌頭顏色稍暗,表示身體的血液循環不好,要加強運動。初期不必做激烈的運動,走路、爬山就好。

    每天用熱水泡腳30分鐘,也有助於骨盆腔跟整個身體的氣血循環。

    她說她做得到食物清蒸、水煮就好,但是要煮給家人吃,家人恐怕不能接受。我告訴她:這我瞭解,一般人還是喜歡炒、煎、炸、烤食物,所以自己的食物要跟家人的分開處理。

    她問,她已經快到更年期了,真的可以透過食物來改善月經嗎?我說,就是因為快要停經了,這幾年的月經就更重要!子宮裡的經血排乾淨,才不會留下更年期症候群。

    她不能接受「排乾淨」的說法,因為過去幾年來,月經的量大到血紅素只剩6了!我說「排乾淨」跟「排量大」是兩件事情。「排量大」是病態的,不是月經該有的現象。而「排乾淨」是每次都可以把經血充分排出體外,子宮內膜沒有異常。

    想要「排乾淨」就要吃正確的食物,熱敷子宮。不能吃生冷的、火氣大的食物。

☆☆☆☆☆☆

    每一個身體的「不正常」都是一種訊號,提醒我們反省自己,哪裡該改變了。只要我們調整了,身體就會回應我們。想改善月經狀況也是一樣的,請從改變自己的飲食做起,運動、熱敷、按摩小腹,都是必要的!

 

2020年8月18日 星期二

走路會喘,但不是心、肺的問題


走路會喘,但不是心、肺的問題


    如果我們會喘不過氣,可能是心臟或是肺臟的問題。但是如果心、肺功能正常,那就是腸胃的問題了。

    67歲的H女士早晨出門運動,走在稍微爬坡的路上,就喘不過氣來。改成空腹運動後,喘氣的狀況有好轉,但是這一陣子以來,即使空腹,一樣感覺胸悶、呼吸不順暢。7月的某天,天氣非常熱,下午23點剛好要出門,走了大約30公尺,就開始喘不過氣,感覺心臟要停止了!一量心跳,每分鐘100下!

    於是她到醫院檢查心臟、肺臟。檢查結果很正常,只有心臟瓣膜稍微鈣化,醫師說這是她這個年紀的正常現象。

    我告訴她,如果心、肺都沒有問題,那就是消化不好造成的,尤其是脹氣。胃裡面充滿氣,壓迫周圍組織,刺激胃的中樞神經,於是出現胸悶、呼吸困難的症狀。或是肚子脹氣壓迫到腹腔動脈,壓力傳回心臟,就感覺胸悶、心臟不舒服。

    她舌苔白厚,表示身體濕氣重,濕氣重也會影響消化功能。消化不好,食物一直積在腸、胃中,久了就開始脹氣。

    於是幫她按摩肚子、胸部。按摩完,她一直打嗝,氣打嗝出來,就感覺心臟舒服了!

    但其實她自己不覺得肚子不舒服,原因是因為早年常常胃痛,每年都因此掛急診。所以這些小小的脹氣,對她而言「不算」異常。於是我請她改變飲食,自己實驗看看到底是不是消化造成的。

    首先停止吃濕氣重食物。她非常愛吃絲瓜煮麵線,絲瓜又是正當產季,好吃又便宜。但是絲瓜濕氣重,不能吃。最近她也常喝白木耳紅棗湯,白木耳也濕氣重。夏天天氣熱,酸酸甜甜的水果吃了非常舒服,但水果也濕氣重喔。

    其他食物,減少麵食、米食攝取,改由蒸馬鈴薯取代。也不能吃湯湯水水的食物,飯後一個小食才能喝湯、喝水。

    改變飲食後2天,喘不過氣的狀況有改善!她比較放心了,比起心臟問題,這容易多了!

    我還建議她,剛吃完飯不要一直坐著,起身慢走5分鐘,雙手按摩肚皮,幫助食物消化。她聽了恍然大悟說:喔!難怪!有一天我吃完午餐就立刻忙著作帳,連續坐3個小時。到了晚上,覺得肚子一直堵著,打嗝的時候還吐酸,躺也不是、坐也不是,很痛苦!

    所以,如果有喘不過氣、心跳用力、心跳快,請先調整飲食,觀察看看,也許問題就解決了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  正在脹氣的人,可以慢走、打肚子。打肚子請點閱「影片」中的「打肚子」。打肚子方法:雙手握拳,用自然下垂的力量打肚子。打肚子力道:肚子有點痛、又不會太痛。打肚子的範圍:肚臍、肚臍到恥骨的整個肚子都可以打。肚臍到劍突改用按摩的方式。

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

兩個老人的故事

 

兩個老人的故事

    

        這兩個人,都在人生的八十幾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,但卻有不同的結果。

☆☆☆☆☆☆☆

    S女士,81歲,在201910月的某一天晚上,突然喘不過氣,送醫院急診。S女士陷入昏迷,醫師緊急插管搶救。之後做心導管檢查,結果是主動脈瓣膜鈣化、狹窄,二尖瓣閉鎖不全。醫師建議置放主動脈支架跟組織瓣膜。

    S女士住加護病房期間,手部要被固定住,因為怕患者自己拔管。所以不能翻身、不能抓癢,非常不舒服。S女士的家人帶唸佛機放在加護病房播放佛號,S女士常常動嘴跟著唱佛號。拔管後S女士告訴家人,她本來覺得生不如死,聽了佛號後,心裡非常平靜,不會胡思亂想,感覺佛祖真的有保佑她!

    S女士總共住院16天,出院的時候是坐著輪椅的,因為S女士雙手撐著助行器,只走3步,就喘得不得了!護理師說,人只要躺3天不動,肌肉就開始萎縮,需要重新練習走路。

    S女士無法自己起身,一定要人幫忙。手部肌肉沒力,用筷子吃飯時,食物常常掉下來。家人買了馬桶增高器,讓她可以自己上廁所;買了復健腳踏器,加強腳部肌肉訓練,S女士自己主動每天踩1000下,很喘就休息,不喘了再踩;買治療球,訓練手部肌肉;到醫院作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。每天泡腳、熱敷、按摩。

    飲食方面,都是清蒸、水煮,以平和的食材為主。避免不當食物跟烹調方法對身體的傷害。以血壓、心跳、大小便通暢為觀察指標。

    S女士的朋友、鄰居紛紛來探望。S女士想自己站起來的意志非常堅強。經過2個月的努力,可以自己站起來了!撐著柺杖可以走500公尺到公園運動。

    S女士在鬼門關前走一遭,使她對人生有新的看法。她常說她很滿足了,可以回正常的生活;兒女們生活穩定,孫子健康;還有朋友陪伴。她覺得老天爺對她很好,此生沒有遺憾了!

    20206月,S女士可以獨立生活,可以走路來回3公里到銀行辦事;自己上菜市場、自己下廚。睡好、胃口好、二便通暢、心情好! 

☆☆☆☆☆☆☆ 

    D先生,83歲,201911月大腸癌手術,住院一個月。因為躺太久了,出院後不能走路。他的小孩都在外縣市居住,回家的車程超過3小時。所以D先生由D太太跟一個外籍移工一起照顧。家人還買了治療床、輪椅,方便行動。D太太沒有復健的概念,其他家人也不在身邊,所以沒有給D先生加強肌肉張力訓練,只是照顧生活起居而已。

    D先生雖然可以活動,但是他懶得動,吃飯要求餵食。腰部有舊傷,坐一下子就腰酸,躺下來才舒服。外籍移工可能感覺工作太勞累了,沒幾個月,辭職了!

    D先生住在鄉下,離大醫院有1個小時的車程。他的身體常常有小狀況,D太太不知道怎麼處理,於是打電話給孩子。孩子都有工作、家庭需要照顧,常常請假也不是辦法。20203月,家人決定讓D先生住安養院,院方可以幫忙處理大小事情。D太太則跟女兒一起住。

    家人到安養院探望D先生,D先生每次都哭著說要回家,生氣、抱怨孩子不孝,把他丟在安養院。但是家人實在照顧不來,跟他說:「如果你可以自己走路,就可以回家。」但這些激發不了D先生想站起來的動機,20208月,D先生身體功能仍然沒有進步,還是哭著要回家,但只能繼續住安養院。安養院有復健治療,要額外付錢,他不願意。

    D先生為何懶得動,應該有背後的原因。他是傳統型的大男人,堅持自己的看法、自尊心強,跟太太或是子女間的溝通,用發脾氣、指責代替真心話。所以「懶」是家人對他行為的解讀,但是他內心真正的想法呢?他想透過這個行為表達什麼?  

        其實D先生有肺部纖維化的問題,所以容易喘,加上肌肉沒力,稍微動一下就喘不過氣,難怪他會懶得動。家人錯怪他了,但也無能為力。

☆☆☆☆☆☆☆

    老人家因病住院,出院後才是真正復原的開始。這段時期漫長而辛苦,不但費力,還得忍受身體酸痛、心情挫折。所以老人本身的意志力是否堅強、個性是否樂觀,就是關鍵了!

    換個角度來看,當我們生病時,不見得都有家人陪伴,有人陪很幸運,沒有人陪也很正常。「不抱怨」,自己陪伴自己,接受現況,把想緊握住家人的手鬆開,心就自由了! 心裡自在了,身體也會跟著輕鬆。這樣自己好,家人也好!

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

乳房問題的自我療癒

乳房問題的自我療癒

    36歲的J小姐自己摸到乳房有腫塊,左右兩邊都有,問我該怎麼辦?

    這要從身體、心理兩個方面來看,先看身體的。J小姐有生產過,所以有可能乳腺裡殘留乳汁,久了阻塞乳腺。只要經常按摩、熱敷乳房,把乳腺裡的乳汁擠壓出來,腫塊會漸漸改善。

    平時的飲食還是要清淡,也要配合運動。血液循環良好,身體能自我療癒。(備註一)

    J小姐聽我這麼一說,放心多了,但是家人卻很擔心。家人的擔心引發她的焦慮,不斷發酵,為此還特地買了癌症險。但是並沒有因此而心安。

    心理因素方面,女性乳房問題通常跟情感的糾結有關,可能是男女(夫妻)感情、跟原生家庭父母親的情感、婆媳問題等等。處理情感問題,一向都是個難題。先決條件是我們得「覺察」到需要改變,需要扭轉以前的作法。然後找到適合自己的解藥,不要壓抑、不要悶著,有管道抒發自己的心情。朝著正確的方向走,靜待撥雲見日。 

☆☆☆☆☆☆☆ 

    這是M小姐處理乳房問題的成功經驗分享。

    13年前M小姐的乳房檢查有白點、鈣化。詢問了兩家醫院,醫師都說要穿刺。她很害怕,從此睡不著、吃不下。

   她請示一個她很信任的神明,神明說不能穿刺,否則傷口不會癒合。要改吃清淡食物、用中醫調養。神明的話讓她看見一絲曙光。(備註二)

    M小姐正煩惱去哪裡找中醫時,她的好朋友寄來羅醫師的著作〈練功修行與神奇醫學〉一書,書的內容沒有看懂,只知道要吃水煮馬鈴薯、青菜、運動、打拳、念金剛經。她完全照做,不敢違抗。有神明的加持跟羅醫師的指導,2個多月後,她漸漸睡得著了,也吃得下了,心也安了!

   她回憶自己的心情糾結,民國81年(1992年)結婚,住進夫家的大家庭中,妯娌相處不和諧,大嫂挑撥離間、說三道四。

   對孩子的教育理念也跟丈夫不同,丈夫認為不需要特別教養,吃飽、穿暖、正常上學就好。她為了貫徹自己的教育想法,上班加兼差賺錢,給孩子學校以外的學習。

   幾年下來,心中充滿憤怒與不滿。睡不好、情緒控制不住、心悸、焦慮。也曾看過身心科,但是沒有改善。當時不知道用盡所有能量抱怨別人,最終傷害的是自己。其實該轉變的是自己,應該感謝業障磨練自己,然後擦乾眼淚,繼續向前走!

    她說:13年走來,感謝羅醫師治療,引導心靈修行(我不敢説我是修行,我是修正。)。還有好朋友陪伴,聽我抒發,分享喜怒哀樂,分享好書、好文章,這才是美好的人生!

    她時常聽法師講經說法,來對照、反省自己的行為。也改變對丈夫的態度,以前她忙著工作、教育小孩,沒有時間好好聽丈夫說話。現在她會站在丈夫的立場想,他會這樣也是因為小時候沒有被愛。

    宗教信仰帶給她很大的力量,讓心穩定。有好幾次想離婚,神明反而叫她「回家當妳的賢妻良母!」這是她該完成的功課,不能逃避!

    我問她還擔心乳房的白點嗎?她說:已無感。以前拼命想處理白點,現在知道生病的原因是受委屈,悶在心裡,默默承受,最後自己爆發。我已經學會要勇敢面對任何事情!目前的生活,有些問題還是會反覆出現,我會做更強大的修正!

    她說:我個人覺得,吃得越清淡,身體感覺輕鬆,不會胡思亂想,容易悟到事理,讓自己解開糾結。記得以前看過一篇罹癌法師寫的文章「毛毛蟲變蝴蝶」,當時讀到的道理,數年後才想通。所以,人是需要事情磨練的! 

☆☆☆☆☆☆☆ 

    從傷痛中覺醒是個漫長的過程,而且會一直反覆,請不要灰心,我們必須一關一關的過,最後才能讓傷痛消失。

☆☆☆☆☆☆☆

    備註二:M小姐特別說明,她的好朋友也是乳房有鈣化要穿刺,她帶朋友去請示神明,神明説沒關係可以做穿刺,穿刺完沒事。所以M小姐覺是每個人情況不同°。

備註一:飲食清淡標準請看下表。越接近標準的飲食,治療效果越強。主食馬鈴薯為主,配合水煮深綠色青菜。無油、無鹽、無糖。

★火氣大食物:(不要吃的食物)

油煎、油炸、油炒、油烤過的食物;(請吃清蒸、水煮的食物。)

胡椒、辣椒、咖哩、沙茶、薑黃、生薑、山胡椒(馬告)、香椿;

咖啡、牛奶、羊奶、酒、巧克力;

麵包、土司、餅乾、零食、糕餅、泡麵、科學麵;

有紅棗、枸杞、黃耆、桂圓(龍眼乾)、人參的茶湯或食物;

牛肉、羊肉、雞肉、鴨肉、鵝肉、蝦子、螃蟹。

濕氣重食物:(不要吃的食物)

所有水果。

白色蔬菜(例如:高麗菜、大白菜、白花椰菜)、白木耳。

新鮮菇類(例如:香菇、金針菇、杏鮑菇、秀珍菇‧‧‧ 等等)。(曬乾的濕氣少一點)

彩色蔬菜(紫色高麗菜、彩椒、紅蘿蔔)

南瓜、小黃瓜、大黃瓜、絲瓜。(絲瓜是指圓圓胖胖的那一個品種,澎湖角瓜濕氣少一點。)

冰品、冷飲、室溫冷開水。

生菜(未煮熟的蔬菜)。

精力湯(使用生蔬菜、水果製作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