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個老人的故事
這兩個人,都在人生的八十幾歲那年生了一場大病,但卻有不同的結果。
☆☆☆☆☆☆☆
S女士,81歲,在2019年10月的某一天晚上,突然喘不過氣,送醫院急診。S女士陷入昏迷,醫師緊急插管搶救。之後做心導管檢查,結果是主動脈瓣膜鈣化、狹窄,二尖瓣閉鎖不全。醫師建議置放主動脈支架跟組織瓣膜。
S女士住加護病房期間,手部要被固定住,因為怕患者自己拔管。所以不能翻身、不能抓癢,非常不舒服。S女士的家人帶唸佛機放在加護病房播放佛號,S女士常常動嘴跟著唱佛號。拔管後S女士告訴家人,她本來覺得生不如死,聽了佛號後,心裡非常平靜,不會胡思亂想,感覺佛祖真的有保佑她!
S女士總共住院16天,出院的時候是坐著輪椅的,因為S女士雙手撐著助行器,只走3步,就喘得不得了!護理師說,人只要躺3天不動,肌肉就開始萎縮,需要重新練習走路。
S女士無法自己起身,一定要人幫忙。手部肌肉沒力,用筷子吃飯時,食物常常掉下來。家人買了馬桶增高器,讓她可以自己上廁所;買了復健腳踏器,加強腳部肌肉訓練,S女士自己主動每天踩1000下,很喘就休息,不喘了再踩;買治療球,訓練手部肌肉;到醫院作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。每天泡腳、熱敷、按摩。
飲食方面,都是清蒸、水煮,以平和的食材為主。避免不當食物跟烹調方法對身體的傷害。以血壓、心跳、大小便通暢為觀察指標。
S女士的朋友、鄰居紛紛來探望。S女士想自己站起來的意志非常堅強。經過2個月的努力,可以自己站起來了!撐著柺杖可以走500公尺到公園運動。
S女士在鬼門關前走一遭,使她對人生有新的看法。她常說她很滿足了,可以回正常的生活;兒女們生活穩定,孫子健康;還有朋友陪伴。她覺得老天爺對她很好,此生沒有遺憾了!
2020年6月,S女士可以獨立生活,可以走路來回3公里到銀行辦事;自己上菜市場、自己下廚。睡好、胃口好、二便通暢、心情好!
☆☆☆☆☆☆☆
D先生,83歲,2019年11月大腸癌手術,住院一個月。因為躺太久了,出院後不能走路。他的小孩都在外縣市居住,回家的車程超過3小時。所以D先生由D太太跟一個外籍移工一起照顧。家人還買了治療床、輪椅,方便行動。D太太沒有復健的概念,其他家人也不在身邊,所以沒有給D先生加強肌肉張力訓練,只是照顧生活起居而已。
D先生雖然可以活動,但是他懶得動,吃飯要求餵食。腰部有舊傷,坐一下子就腰酸,躺下來才舒服。外籍移工可能感覺工作太勞累了,沒幾個月,辭職了!
D先生住在鄉下,離大醫院有1個小時的車程。他的身體常常有小狀況,D太太不知道怎麼處理,於是打電話給孩子。孩子都有工作、家庭需要照顧,常常請假也不是辦法。2020年3月,家人決定讓D先生住安養院,院方可以幫忙處理大小事情。D太太則跟女兒一起住。
家人到安養院探望D先生,D先生每次都哭著說要回家,生氣、抱怨孩子不孝,把他丟在安養院。但是家人實在照顧不來,跟他說:「如果你可以自己走路,就可以回家。」但這些激發不了D先生想站起來的動機,2020年8月,D先生身體功能仍然沒有進步,還是哭著要回家,但只能繼續住安養院。安養院有復健治療,要額外付錢,他不願意。
D先生為何懶得動,應該有背後的原因。他是傳統型的大男人,堅持自己的看法、自尊心強,跟太太或是子女間的溝通,用發脾氣、指責代替真心話。所以「懶」是家人對他行為的解讀,但是他內心真正的想法呢?他想透過這個行為表達什麼?
其實D先生有肺部纖維化的問題,所以容易喘,加上肌肉沒力,稍微動一下就喘不過氣,難怪他會懶得動。家人錯怪他了,但也無能為力。
☆☆☆☆☆☆☆
老人家因病住院,出院後才是真正復原的開始。這段時期漫長而辛苦,不但費力,還得忍受身體酸痛、心情挫折。所以老人本身的意志力是否堅強、個性是否樂觀,就是關鍵了!
換個角度來看,當我們生病時,不見得都有家人陪伴,有人陪很幸運,沒有人陪也很正常。「不抱怨」,自己陪伴自己,接受現況,把想緊握住家人的手鬆開,心就自由了! 心裡自在了,身體也會跟著輕鬆。這樣自己好,家人也好!
謝謝羅醫師分享看診病例,非常受用。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