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8月28日 星期六

飲食清淡能轉化脾氣

 




 

        當我們的身體處在發炎狀態的時候,是不舒服的,情緒就容易激動、發脾氣、沒耐性、看人不順眼、曲解別人的好意,也容易跟人吵架!而當我們處在平衡狀態的時候,身體跟心靈都是放鬆的,覺察力變敏銳,不會輕易被外在的刺激挑起情緒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想改變脾氣、轉化個性,可以從「減少身體發炎」做起。而「飲食清淡」是讓身體不發炎的好方法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       「脾氣不好」雖然是「心理因素」造成的,但也有「身體因素」在裡面,也就是身體火氣大、發炎的時候,人會很煩躁、坐立難安,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情,就容易發脾氣!

        54歲的董先生(化名)就是這樣,時常因為家人一句無心的話,就被激怒而吵起來。例如:他喜歡騎自行車運動,77歲的老爸爸擔心他萬一摔車、受傷,多提醒幾句,他就覺得爸爸是在詛咒他;臨出門前,家人忘記東西,多延遲了一點時間,他就會發脾氣罵人,打壞大家開心出遊的興致。

        董先生的臉色偏紅,是火氣大的徵兆。他眉心的皺紋明顯,也是因為時常處在不滿現狀、堅持己見的狀態,才會漸漸形成的。他的脈象顯示肝火旺、肝臟慢性發炎;舌苔白厚、舌頭表面有明顯的裂縫,也代表腸胃有發炎現象。

        就是這些慢性發炎,使得董先生的身體、心靈都失去平衡,於是時常看不慣別人的行為,火大、生氣。他的眼神尖銳,個性苛刻、挑剔,容不下別人。

        董先生的火氣從哪裡來呢?是經常吃火氣大食物來的。他喜歡喝咖啡,也非常愛吃餅乾、蛋糕、酥餅之類的食物,這些都是烤的食物,烤過的食物火氣很大的!火氣大就會使得身體一直處在慢性發炎中,阻礙身體與心靈的能量流動,於是身體就不舒服了,也會經常煩躁、動怒!

        所以,根本的解決辦法就是降火氣、消炎。要從飲食改變做起,不吃油炸、油煎、燒烤過的食物,請吃清蒸、水煮的食物。不要吃胡椒、辣椒、咖哩等等嗆辣的食物。也就是食材清淡、調味料清淡、烹調方法也清淡,這樣的食物,會讓身體火氣降下來,人會感覺放鬆而安定,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就可以平靜的看待,冷靜的處理。

        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飲食改變,改變飲食,改變的不只飲食,還會改變自己的心性。以董先生為例,他可能內心有空虛感或是有不安的感覺,於是想用食物來填補。但是只有進食的當下有滿足感而已,過後還是空虛與不安。而偏偏好吃的食物,都不清淡,吃越多身體越發炎,心情越浮躁、越不安!

        所以當我們願意改變飲食的時候,也就是開始改變自己的契機,也會覺察到自己的問題,進而願意改變、開始面對,心性就會轉化,就有機會擺脫以前的壞脾氣與身體的病痛!

        改變飲食之後,第二步,董先生需要安靜下來面對自己。當內心很想吃東西的時候,是什麼感覺?是不安?還是內心深處某個慾望沒有被滿足?有沒有跟哪一段記憶連結上了?除了吃,還可以怎麼做,讓自己回到安穩?

        要面對真實的自己很難,因為不想承認自己其實很脆弱,想被愛、想被認可,所以會硬撐。而改變飲食就容易多了!每天花在吃的時間很多,有很多機會調整過去的習慣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想轉化脾氣,請重新選擇,學會放棄。選擇清淡的食物,放棄以前喜歡吃的燥熱食物。

收聽平台

 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 

喜马拉雅

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zhubo/300080863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

2021年8月24日 星期二

調整身體,小朋友情緒恢復平穩

 




 

        這一次的主角是一個兩歲四個月大的陳小弟弟(化名),他來找我是因為雙腳小腿呈現八字形,想透過推拿來讓小腿回復。這個需要時間,不會馬上見效。但是按摩過後,馬上見到效果的是他情緒的轉變。家人發現他低落的情緒消失了,原本活潑可愛模樣又回來了!

        本來只是想處理身體的問題,卻意外的多了一個「安撫情緒」的禮物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陳小弟的家人發現他雙腳無法併攏的站直,我評估可能的原因是屁股或是背部脊椎有受傷,小腿外側肌肉緊繃造成的。需要按摩與推拿來放鬆脊椎和腿部的肌肉與筋膜。

        陳小弟還有個症狀,就是排便不順,常常23天才大便一次。而且每次排便都叫屁股痛,這是體內火氣大,大便太硬,刮到肛門口造成的。

        而他的小腿外側肌肉緊繃,小腿外側是經絡中的膽經與胃經巡行的路徑,除了按摩小腿肌肉之外,再加強按摩肚子,促進肝膽腸胃的氣血循環也很重要!結果發現,陳小弟的肚子有很多硬塊,那是未排出的宿便。

        這個年紀的孩子,元氣好,身體的修復能力很強,大部分的問題還是跟腸胃有關。只要消化好、二便通暢,很多症狀都會改善的!

         中午推拿完畢,當天晚上,陳小弟的阿姨告訴我,陳小弟午睡起床後,幾乎變了一個人似的!這兩天本來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勁,動不動就想哭,胃口也不好。現在回到以前的「皮」樣,好奇、愛玩,還會跟外婆鬥嘴!

        她很驚訝,推拿可以讓小朋友的情緒轉變這麼大?我回答她:小孩的心思單純,對人很信任,只要給他一些穩定、和諧的能量,他很快就能回到平靜。

        她想想也對,我們如果舒服了,也會開心起來!陳小弟應該也是這樣的。

        我問陳小弟的阿姨,為何小朋友會心情不好?她說因為前幾天陳小弟的爸媽吵架,媽媽哭得很傷心,可能因此影響到陳小弟了!

        喔!會喔!父母親的情緒會影響小孩。不要以為小孩還小不懂事,其實他們懂的!小孩都看在眼裡,他們會隨著父母親的情緒起伏而開心或是難過!

        隔天我問陳小弟有沒有大便了?他的阿姨回答有,而且大很多,但是都是一粒、一粒的羊大便形狀。我請他們給陳小弟多吃蔬菜,陳小弟不愛吃青菜,他們把蔬菜加蒸過的蘋果打成汁,好喝又通便。晚上陳小弟就排出一長條形狀的大便了。太好了!排便狀況有改善!

        腸子是人體的第二個大腦,只要大便通暢、腸道健康,身體也會舒暢,心情也會開朗起來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一個月後某天,陳小弟來推拿。他的阿姨說,今天早上陳小弟情緒不穩定,動不動就哭,抱抱他、安慰他就不哭,但是等一下又哭!後來帶他去找其他小朋友玩,才開心起來。然後就突然冒出一句話:「我被媽媽關廁所。」

        喔!所以陳小弟的不安情緒是來自昨天被媽媽關廁所。問他為何被媽媽關廁所,他也說不出來。我猜想,他也許根本就不知道為何惹媽媽生氣了,而媽媽也沒有把關廁所的原因說明清楚。

        陳小弟帶了他最愛的小狗布娃娃來陪他推拿,於是我就用布娃娃跟他玩角色扮演。我說:「小狗被關廁所了,你叫小狗出來。」陳小弟大聲說:「小狗,出來。」然後我把小狗放到他面前,他的表情快要哭了。

        所以他昨晚被關廁所的情緒還沒有過去,他還很在意。於是請他的阿姨回家後用小狗布娃娃再重演一次,然後請陳小弟安慰從廁所出來的小狗,抱抱小狗,跟它說:我很愛你。

        隔天,陳小弟弟的阿姨告訴我,昨天小孩沒有大便,早上他終於排便了,量還蠻多的。

        然後阿姨早上有用小狗娃娃來扮演關廁所的情境,陳小弟的反應很平靜,也沒有想哭的樣子,就直接抱小狗,安慰小狗說:「沒關係,不要怕,我愛你。」感覺他的情緒穩定了,也不哭鬧了。

        陳小弟抱著布娃娃說:「沒關係,不要怕,我愛你。」這段對話真令人感動啊!就等於他在鼓勵自己說:「沒關係,不要怕,我愛你。」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經由陳小弟的例子,我們知道父母親的情緒還有教育方式,對孩子的影響很大。而父母親的情緒起伏不一定都跟孩子有關,更多時候是來自工作壓力、夫妻關係、婆媳問題‧‧‧ 等等的。父母親處在不安的狀態,就容易把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。

        要成為稱職的父母不簡單,要成為稱職的小孩也不容易!特別是年紀小的孩子,語言表達能力有限,只能用哭鬧、搗蛋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。而這兩種最能引發父母親的負面情緒,把父母親給惹毛了!最後兩敗俱傷!父母生氣、小孩被處罰,誰也沒得到好處。

        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,其實也面對著自己的童年,小時候跟父母親、兄弟姊妹的相處方式與生活經驗,都會一一重新上演,牽動著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反應。因此,如果我們的童年是被鼓勵、被愛的,我們也能鼓勵與愛孩子;如果我們有不愉快的童年經驗,也會影響將來跟孩子的互動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在成為好父母、好小孩之前,請先成為好的自己,把自己過好。我好,別人也會好;我愛自己,才會愛別人。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喜马拉雅

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zhubo/300080863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
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

 

2021年8月18日 星期三

調整身體,化解擔憂的情緒

 





 

        身體與心靈有著非常奇妙的連結,他們可以互相治療、互相扶持,能量會在身體與心靈之間流動。所以,當我們心情不好、有負面情緒的時候,透過調整身體,也可以抒解情緒喔!

        舉個例子來說明。

        65歲的潘女士(化名),這一陣子感覺胸悶、肩膀跟脖子緊繃。她說話的聲音有點虛弱,沒有什麼力氣。當她在敘述病情的時候,我感覺她悶悶不樂的。但是她並沒有主動提及心情的事,只說身體的症狀。

        接著把脈,她的肝脈跟脾胃脈都呈現緊繃的現象,肺氣不足、元氣也差。我委婉的問她:「妳心情不好喔?怎麼感覺妳不開心啊?」

        「唉!」她嘆了一口氣說:「跟小孩有關。」

        事情是這樣的,她的女兒在加拿大就學,今年要申請牙醫系就讀。當地醫學院的牙醫系競爭非常激烈,名額有限,申請上的機會很小,於是再多加申請美國的牙醫系。

        如果申請上美國的牙醫系,4年的學費就要24萬美金(台幣約680萬元)。這還不包含房租、生活費喔!這些費用就算賠上潘女士所有的積蓄跟退休金都不夠付!

        她的女兒知道家裡的經濟狀況,打算申請貸款。就算女兒已經想好後路了,但是潘女士的心情還是很複雜。我問她是擔心申請不上還是錢的問題?她說:都有。

        喔!我瞭解她的狀況了!她的胸悶與身體緊繃,跟情緒有很大的關連。

        我鼓勵她出門運動。在太陽的紫外線比較不強的時段,邊走路邊曬太陽。運動與陽光會讓心情變好。

        接著推拿她的背部、肩膀、頸部,以及經絡中的心經、心包經,按摩幾個鎮定安神的穴道;加強推拿緊繃的肚子,放鬆肝臟與脾胃的肌肉與神經;再推拿胸部,抒解胸悶的症狀。

        推拿結束,我問她感覺如何?她摸摸肚子說:「感覺輕鬆很多,原來肚子這麼緊,我都不知道!」我告訴她:「是你已經習慣這種感覺而不自知。」我再問她:「心情呢?」她深呼吸一口氣,點點頭的說:「嗯!好多了,有放鬆的感覺。」

        我告訴她,記住這種感覺,回家後用正向的意念,祝福女兒「已經」順利申請上想要的學校,而且「可以」解決費用的問題。用「祝福」代替「擔憂」。

        潘女士終於笑了!她說:「唉!我真是想太多了,我也不用擔心或是自責什麼,女兒既然已經計畫好了,就應該讓她自己去闖一闖!」

        對啊!想法轉個彎,視野更開闊!忍不住為她拍拍手!

        當我們的身體舒服了,心就安定下來,會樂觀的看待事情。而身體有病痛時,就容易煩躁不安、凡事往壞的地方想。透過運動、推拿與按摩,能夠推動「內氣流轉」(備註),能量順暢的在身體細胞間流動,內氣動起來,內心的光就亮起來了,照亮前行的道路!

        所以,我們如果正被困在不好的情緒裡面,又找不到出口時,請從「推動內氣流轉」與「放鬆身體」做起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備註:關於「內氣流轉」的更多訊息,請參考2021416日的發文「內外兼修的運動方法」。

 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喜马拉雅

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zhubo/300080863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

2021年8月14日 星期六

調整情緒,經期疼痛好轉

 




 

        經期疼痛,看似是子宮、輸卵管、卵巢的問題,但有可能也是情緒引起的。   

        這次要說明的例子是「情緒」引起的痛經。

        趙小姐(化名)44歲,81日,月經第一天,有感覺稍微腰酸,但仍可照常工作、活動。82日,月經第二天,狀況很好。83日,月經第三天下午1點半,趙小姐的小腹突然痛起來!而且隨後腰部跟尾椎也痛到站不直,只能暫時跪在地上喘息。之後尾椎有稍微好轉,但是換成腿酸,尤其是小腿非常酸!她問我怎麼辦?

        我請她做一些拉筋動作,活絡腰部與骨盆腔的氣血循環;再踢腳,放鬆腳部的肌肉與筋膜。觀察身體有沒有好轉。

        晚上6點,趙小姐告訴我:「很謝謝你的建議,後來踢腳踢一踢真的有改善,經痛好像就是下午那一段時間,現在身體狀況就好多了。」

        我感覺趙小姐這次月經疼痛不太尋常,因為真要痛,第一天就痛了,不會到第三天才痛起來。我問她今天是不是生氣了?特別是跟媽媽生氣?因為生氣會讓精神跟身體緊繃起來,適逢月經週期,於是這些緊繃就表現在痛經上了。我猜想,如果不是月經週期,也許會表現在腰酸上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找出生氣的來源,寫在日記上或是在安全的房間裡說出來‧‧‧等等的,把心裡的氣蒸發掉。

        趙小姐很有智慧,已經覺察到這點了!

        她說最近連著下雨,家裡儲藏室的牆壁有滲水現象,於是家人火急的整理儲藏室。整理一段時間後,她覺得這樣的方法很沒有效率,而且老人家搬重物,很容易受傷!於是建議大家「放慢腳步」與「找幫手分工」,但都被否絕。她也沒辦法分擔太多的體力活,所以又生氣、又無奈、又擔心家人受傷,很多情緒交疊在一起‧‧‧。

        她的媽媽在忙亂中,常常帶著負面情緒說話,言語尖銳,讓趙小姐很不舒服!表面上大家相安無事,但是彼此都不認同對方。所以她想了想,這次痛經應該是和媽媽對立有關。

        發現這一點之後,她的肚子痛就好了她才發現自己是有在生悶氣的!只是她以為可以如常的應付‧‧‧。

        後來儲藏室的架子突然倒塌,差點壓到她的爸爸!那一聲倒塌的巨響加上散落一地的東西,讓時間靜止了好幾秒。飽受驚嚇的家人,決定放慢腳步,好好休息。頓時,她就感覺自己終於放鬆下來了‧‧‧。精神一放鬆,身體的狀況就好多了!

        趙小姐的經驗可以給我們很多的學習。我想起蘇東坡與佛印「八風吹不動,一屁打過江。」的故事,在生活中難免有不順心的事情發生,該怎麼修練自己到達「不生氣」、「不抱怨」、「不擔心」、「不壓抑」的功力,應該是治療身體與心靈病痛的解藥了!

        我們跟家人產生衝突的一大原因是,我們希望對方的行為依照我們的想法做,而對方只想順著他自己的想法,不一定會配合我們。但其實我們都沒有想要對抗對方,只是做我們認為「對的」、「想這麼做的」事情而已。

        所以,學習不帶任何情緒的看著那些不順著我們心意的人、事、物,這樣就不會生氣也不會擔心了!

        大多數的煩惱都來自人與人的關係,想平靜而輕鬆的過日子,先從改變自己開始吧!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 

喜马拉雅

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zhubo/300080863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

 

 

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

調整情緒,手指腫痛好轉

 








 

        如果有負面的情緒卡在心裡,身體的病痛就會一直好不了,反反覆覆的出現。這時請調整情緒,心情平靜了,病痛就消失了!

        請看鄭先生的例子。鄭先生(化名)65歲,20215月中旬開始,覺得左手的中指緊緊的,活動能力尚可。他認為可能是最近一直在搬東西造成的。

        622日,鄭先生左手中指整個腫痛起來,不能施力,也不能彎曲。幫他按摩左手肌肉與筋膜,也推拿相關經絡。鄭先生感覺左手有好轉,不痛了,也能稍微施力,但是外觀仍然腫腫的。我請他回家後用熱水泡手指與手臂,並且自己稍微按摩、按摩,手指會慢慢消腫。最近幾天不要搬重的東西,讓手臂跟手指肌肉休息。

        76日,左手中指的狀況沒有好轉,一樣腫腫的,不能施力。

        我就很納悶了,為何沒有好轉?是情緒讓身體卡住了嗎?中指的毛病與憤怒有關,我問他是不是最近常常生氣?鄭先生說有!

        原因是他的辦公室要搬到另一個地方辦公,他最近開始整理東西,邊整理資料與書籍時,就想起以前的種種,其中有兩個同事最讓他忿忿不平!一個常常刁難他,一個會背後說他壞話、扯他的後腿!

        於是每每都在憤怒中打包東西,越想越氣!

        喔!我明白了,所以才會這段整理東西的一個多月內,手指一直好不了!我問他生氣時你都怎麼處理?他說沒有特別處理,就是自己生氣。我請他還是要找方法抒解情緒,說出來、寫下來都可以,就是不要悶著!

        720日,鄭先生的中指明顯好轉,腫痛消失!我很好奇的問他,對於那兩個令人生氣同事,是怎麼處理的?他手一揮的說:放下了,不管他們了!

        從鄭先生的例子中我們知道,生氣讓鄭先生的筋脈緊繃,血液循環停滯,所以手指無法消腫。等到情緒放鬆了,筋脈也放鬆,加上簡單的外力按摩與推拿,或是熱敷,很快就可以緩解身體的病痛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如果我們也有這種斷斷續續一直好不了的病痛,請反省自己,是不是有情緒卡住自己了?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 

喜马拉雅

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zhubo/300080863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