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

負面情緒容易引發意外事故

 





        情緒會存在身體裡面,長久累積負面情緒,最後會讓身體生病。

        其實生活中的「意外事故」也是一樣的,例如:車禍、扭傷、撞擊‧‧‧等等,來源也是不平衡的情緒。

        因為心裡不平衡時,身體的運作也不平衡。例如:壓力大、擔心時,身體肌肉是緊繃的,就容易在動作時扭傷關節或是腰椎、頸椎;情緒不好時,也會人在這裡,心卻在想別的事情,一恍神就出意外了!

        所以,當我們生氣或焦慮的時候,就專心的生氣、焦慮。等到需要做別的事情的時候,就專心做事,不要再想生氣或焦慮的事了。

        另外,飲食清淡也很重要!正在不開心的時候,吃對食物,至少不會讓飲食的因素來影響身體與心靈,我們就有能量來覺察情緒、有智慧來化解情緒;飲食清淡,情緒也會跟著清淡,就比較容易看淡那些困擾我們的情境了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舉個例子來說明。

        45歲的羅女士(化名),經常發生意外事故。像是:從卡車上摔下來,撞到頭部;從樓梯上摔下來,傷到膝蓋與手臂;自己跌坐撞到屁股;被重物撞擊背部、頭部。這些事故雖然沒有性命危險,但是造成日後經常頭痛、腰酸背痛、膝蓋僵硬的後遺症。

        仔細追溯羅女士的意外事故發生時間,都是在家族企業中工作的那幾年發生的。公司裡的員工都是自己的親戚,那些三姑六婆,整天閒言碎語的談論羅女士,她很生氣、很想反駁,但是她的個性比較內向,對自己沒有信心,往往只能選擇忍耐、壓抑自己。

        於是有口難言、又氣憤的情緒,讓身體跟著糾結起來。緊繃的肌肉,無法順利的伸展與支撐我們的動作,就容易出意外,讓自己不小心失足跌倒,或是重心不穩從高處摔下來。

        肌肉或是骨頭被撞擊,就會受傷,受傷的肌肉不能工作,代償作用就會讓其他健康的肌肉來完成動作,時間久了,原本正常的肌肉與筋膜也逐漸受傷。最後就到處酸痛!

        她經常看醫師,大部分是吃消炎止痛藥跟肌肉鬆弛劑,但是藥效一過,酸痛又會出來。

        要徹底的解決這些症狀,要分兩方面著手。一個是身體的、另一個是心靈的。

        第一個是把曾經受傷過而留下瘀血的區域打通。透過熱敷、推拿、按摩、拍打,讓新鮮的血液進到有舊傷的區域,就會帶進紅血球、白血球、養分,來修復受傷的細胞。細胞健康起來了,身體就舒服了!

        當身體舒服了,就有能量來面對自己的內心,所以另一個處理方向就是「穩定情緒」。我經常在推拿時跟她聊聊,讓她說說那些心中的不滿,說著、說著,她自己的情緒就慢慢平穩了,而且會有靈感想出有智慧的方法,來讓自己好過一點。

        而且身體是放鬆的,也比較能輕鬆的看待那些煩人的事情。

        我請她每天用熱水泡腳。如果又有酸痛,不要拖延,擦點藥油,自己按摩、拍打,及時疏通氣血,就會減緩症狀。再加上飲食改變,她的血壓與心跳從140/90,心跳64/分,調整到114/76,心跳67/分。體重從52公斤降到45公斤。

        她感覺整個人輕鬆很多,關節也比較柔軟,可以活動自如了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所以,身體的病痛是一個提醒,「意外事故」也是喔!請回到內心,聽聽內心的聲音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讓內心充滿開心、平安的感覺!然後自己肯定自己、愛自己,不需要從別人那裡收集自己的評價。

        身體與心靈從新回到安穩的狀態,那「意外事故」就會轉化成為養分而不是傷害了!

 

收聽平台

 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

 

 

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

用祝福取代抱怨

 





 

        生活當中,難免會因為人跟人之間的摩擦而使得自己不開心。如果沒有適當的抒解情緒,怨氣就會積壓在心中,「怨氣」糾結,也會在身體的某處打結,產生病痛,讓我們更加不舒服!

        所以,學習轉化自己念頭,不再被別人的行為影響原本的寧靜,我們的身體就會漸漸放鬆,心靈也會充滿喜悅!

        轉化念頭其中一個方法就是「用祝福取代抱怨」。與其抱怨別人,不如祝福別人。祝福對方很開心,對方開心了,就不會口出惡言,而我們也不會因為聽到惡言而生氣了。這樣一來他好,我也好,皆大歡喜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49歲的王女士(化名)手部跟背部僵硬,屈伸不靈活,還會疼痛。她的脈象是左右寸脈緊繃而有力,她的舌頭表面有裂縫,舌苔有剝蝕的現象。

        如果把她的身體狀況配上心理狀況來解讀,就是手部跟背部僵硬,代表心理也是僵硬的。以手部僵硬來說,「手」是我們跟別人交流的一個情感表達,像是:「握手」、「牽手」,王女士的手部僵硬,表示她不太能自在的表達想法,壓抑情感比較多。

        舌苔剝蝕現象代表身體元氣不足,她應該消耗自己太過了。身體元氣不足,心靈就無所依歸,對自己就沒有信心、情緒也容易波動。王女士尤其是脾胃狀況不佳、消化功能不好,無法順利的從食物中吸收能量。

        我請她多愛自己一點!花一點時間在自己身上。減少工作量,每天用熱水泡腳,每天按摩自己的頭部跟其他僵硬、酸痛的地方。飲食要清淡,身體才能順暢運作,把多餘的東西排出體外,身體才會輕盈起來。

        她每天都超量工作,她說總不能不做事吧!我說要做事,只是減少一點。妳以前在乎別人,都在服務別人,也許妳覺得這樣的自己才有價值。但是現在請回頭看看自己,開始照顧自己、愛自己。我們不需要別人的肯定,我們只要好好的活著就很有價值了!

        多跟王女士相處幾次後,她開始聊一些生活與工作上的事情。她抱怨婆婆難溝通、氣同事惡言相向。感覺她都在不滿、忍耐中度過。

        所以這就是她身體出狀況的原因了!這些怨氣腐蝕她的心,連身體跟腸胃也受傷了!

        一陣子後,王女士告訴我,她最近有認真的每天泡腳、常常按摩自己頭部、手部、腳部。我問她感覺如何?她說很舒服!我大力的讚美她,她已經開始學習愛自己、照顧自己了!

        某天正在推拿她的背部時,她告訴我,其實那個愛生氣的同事自己身體也不好,‧‧‧ 等等的。我回應她,一定是的!他自己不舒服,才會說出一些惹人怨的話。我請王女士跟我一起拜託佛菩薩幫忙,讓這個同事變開心,沒有怨恨、不再生氣,身體變健康,心情變很好!

        過幾天,王女士告訴我,上次的拜託有效喔!星期一上班,那個同事對她輕聲細語的,她還被這個轉變嚇了一跳!我問她:所以你這個星期上班都沒有生氣嘍?王女士說:對,都很平靜。

        哇!這麼好!接下來提到這位同事時,王女士的語氣比較平和了,多了幾分體諒與憐憫。

        王女士的心轉化了,她的身體也漸漸變柔軟,能自在的屈伸了,以前的不舒服也逐漸減少中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學習跟不喜歡的人相處,用祝福代替抱怨,我們就能從「別人不認同我」與「別人在傷害我」的念頭中解脫出來。將來就算聽到別人的責罵,也能用不同於以前的心態來應對。當我們轉化自己時,就能看到對方其實也有個受傷的心靈,包容與理解會軟化彼此的關係。

        然後,我們就會生活得很開心、很放鬆,不再有病痛了!

 

收聽平台

 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

2021年10月16日 星期六

飯後請不要立即運動

 





 

        飯後一個小時左右正是食物消化的時間,血液會大量集中到消化系統,來支援各個臟器工作。所以這段時間請休息,或是慢走幾分鐘,輕輕按摩肚子,感覺肚子沒有那麼飽脹時,再休息。這樣我們的消化器官會很開心的工作。

        飯後如果立刻忙碌起來,或是運動、快走,血液會集中到腦部或是四肢,導致消化器官血液量減少,缺乏能量支援,會造成消化不良,也容易使腸胃受傷。

        40歲的趙先生,身高170公分,體重91公斤,肚圍很大,有中度脂肪肝。他的舌苔白厚、舌頭表面有裂縫。舌苔白厚,表示身體累積很多原本應該排出體外的東西,像是:濕氣、脂肪、毒素等等。舌頭表面有裂縫,表示腸胃黏膜有發炎、潰瘍現象。

        他很愛吃美食,一天中進食的時間,是他最開心的時候了!

        他知道自己體重太重,需要運動,每天大約走路800010000步。中午飯後走3000步,剩下的下班後走。

        我問他中午飯後走路,是飯後沒有休息,立刻走路嗎?他說對。我又問:那會不會有時為了走完3000步,而刻意加快速度?他說會喔!

        我告訴他,在心情有壓力的情況下走路,又是飯後,腸胃會承受很大的壓力,容易導致發炎、潰瘍的喔!飯後應該安靜休息,給腸胃適當的工作環境才好。

        後來他想到解決辦法是:飯前走路,飯後休息。實施幾天後,趙先生覺得很舒服,因為不需要趕著飯後運動,所以他吃飯速度變慢了,可以悠閒的吃完一餐。感覺消化也變好了!

        所以,請適當的調配進食時間與運動時間,就能吃得愉快、動得開心!

 

收聽平台

 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

2021年10月2日 星期六

處理「新冠肺炎」最新秘笈

 

湯匙與藥匙




 

        一位新加坡讀者來信詢問如何處理新冠肺炎輕症?

        新加坡約82%國民已經完全接種2劑疫苗,但是確診人數屢屢創新高,近日單日確診人數已經超過2000人。(新加坡總人口數,約500多萬人。)

        這些案例中有97.9%都是輕症或是無症狀,在家隔離就好,不用住院。但是民眾還是很擔心,在家隔離的輕症者該怎麼自己處理,才能順利回到健康?

        綜合新冠肺炎的症狀,我們提供六個藥方,並說明各種症狀的處理方法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的資料所示,新冠肺炎(COVID-19)的症狀包括以下幾種:

        一、發燒/發冷──請吃藥方六。

        二、咳嗽──藥方一驅痰救肺散,加藥方三。

        三、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──藥方一驅痰救肺散

        四、疲勞及全身無力──

1、請多休息,喝溫開水,保持心情平穩。

2、飲食清淡,等待身體自動修復。

3、以吃藥方五為主食,其他食物不要吃。

        五、頭痛為主,伴隨其他呼吸道症狀──

1、請吃藥方二。

2、請用溫水泡腳(冬天用熱水),泡到小腿肚。泡30分鐘,每天可以泡13次。泡腳時,微微出汗就好,不要大汗淋漓。

3、按摩頭皮。可以用手指、梳子、按摩棒等工具按摩頭皮、刮一刮頭皮。促進頭部血液循環,可以緩解症狀。

4、按摩肩頸穴、風池穴、風府穴、翳風穴、太陽穴、角孫穴。(穴道位置上網查就有了)。請注意:不要碰觸到頸部的大血管,恐怕引起動脈剝離,危及性命!

        六、喉嚨痛──

請吃藥方二,去掉防風,去掉淡豆豉,加連翹五錢(18.5公克)、牛子(牛蒡子)五錢(18.5公克)。

        七、流鼻涕及鼻塞──請吃藥方二。

        八、噁心或嘔吐──請吃藥方二,加霍香三錢(11公克)。

        九、腹瀉以及腹痛──

1、請吃藥方二,加綿茵陳五錢(18.5公克)、蒲公英五錢(18.5公克)、銀花藤(忍冬藤)五錢(18.5公克)。

2、請吃藥方四或是五。三餐都這樣吃,不要吃其他食物或是水果、飲料。

3、不要吃米、麵、五穀類食物。所有肉類(包含家禽、家畜)、水產類食物都不要吃(水產類只能吃魚)。

4、肚子有飢餓感才吃東西,否則不要進食,或是只吃少量食物,讓腸胃休息。

        十、肌肉痠痛──請吃藥方二,加葛根五錢(18.5公克)。

        十一、味覺及嗅覺喪失──這個症狀我們沒有處理的經驗,可以吃藥方二試試看。

        十二、單純頭暈、頭痛,未伴隨任何呼吸道症狀──

1、如果沒有發燒跟其他症狀的話,不用吃藥。

2、用溫水泡腳。泡到小腿肚,每天泡30分鐘。可以泡13次。泡腳時,微微出汗就好,不要大汗淋漓。冬天請用熱水。

3、按摩頭皮。可以用手指、梳子、按摩棒等工具按摩頭皮、刮一刮頭皮。促進頭部血液循環,可以緩解症狀。

4、按摩肩頸穴、風池穴、風府穴、翳風穴、太陽穴、角孫穴。(穴道位置上網查就有了)。請注意:不要碰觸到頸部的大血管,恐怕引起動脈剝離,危及性命!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我們提供六個藥方來處理新冠肺炎的症狀:

        藥方一:驅痰救肺散

1、「驅痰救肺散」藥方如下:

烏賊骨四兩(150公克)、

前胡二兩(75公克)、

淡豆鼓二兩(75公克)、

瓜蔞皮二兩(75公克)、

浙貝二兩(75公克)、

甘草一兩(37.5公克)、

薄荷五錢(18.7公克)。

以上共磨粉。此藥方幫助吐痰,加強免疫力!

2、服用時機:當有輕微咳嗽時,就可以開始服用了。

3、服用劑量與方法:

1)、大人:輕微咳嗽時,每日服用一次,每次23公克。咳嗽多時,每日服用三次,每次23公克。(吃中藥特製的藥匙,一湯匙是一公克。請看照片。)藥粉請用溫水一起服下。照片說明:最上面是一般吃飯的湯匙,中間跟下面是藥匙,兩者皆可使用。

2)、小孩(12歲以下):輕微咳嗽時,每日服用一次,每次1公克。咳嗽多時,每日服用三次,每次1公克。請把藥粉泡在溫水裡,給小孩喝。

3)、體溫超過攝氏37.2度就一定要吃驅痰救肺散,直到體溫正常,痰順利咳出來,身體恢復到可以正常活動為止。


        藥方二:新冠肺炎水藥

1、藥方如下:

魚腥草 1兩(37公克)

蘆根 1 37公克)

淡豆豉 1 37公克)

(請中藥店老闆確保是不鹹的,若是鹹的,先泡水去鹹。)

烏賊骨 5 18.5公克)

防風 2 7.5公克)

荊芥 3 11公克)

甘草 1 3.7公克)

青蒿 2錢(7.5公克)

黃芩 2錢(7.5公克)

3

(蔥白、蔥綠皆用。自己買一般的蔥,洗淨、切小段即可。)

2、煎藥方法:加水蓋過藥材表面,大火煮滾沸後關小火,熬煮到剩下一碗的藥量,趁溫熱喝即可。

3、每天吃一帖。以上是大人用量,如果是小孩(12歲以下),每天吃大人一半的藥量,也就是熬好一碗藥,大人每天喝一整碗,小孩每天喝半碗。


        藥方三:清蒸潤肺紅木瓜。當我們覺得喉嚨乾乾的、大便不順時,每天可以吃一個。紅木瓜洗淨、去籽、去皮,蒸5分鐘即可,趁溫、熱時吃,不要吃冷的、冰的。


        藥方四:馬鈴薯餐

馬鈴薯餐包含:馬鈴薯(又稱洋芋、土豆)、水煮深綠色青菜。

1、  馬鈴薯去皮、去芽眼、切塊。可以用電鍋或是瓦斯爐煮。用電鍋煮時,外鍋放2杯半到三杯水,內鍋可以加水或是不加,看個人喜歡口感調整。

2、  青菜請選擇深綠色葉菜類。滾水煮熟即可,請不要油炸、油煎、油炒、烤過。盡量不要加調味料。如果一定要加,只能加鹽、醬油。其他任何醬料、調味料都不要加。


        藥方五:馬鈴薯冬瓜魚湯

食材包含:馬鈴薯(又稱洋芋、土豆)、冬瓜、新鮮的魚。

1、馬鈴薯去皮、去芽眼、切塊。

2、冬瓜連皮洗淨、連子、果肉一起備用。

3、鮮魚洗淨備用。

4、馬鈴薯、冬瓜、鮮魚一起煮熟。可以用電鍋或是瓦斯爐煮。

5、可以加蔥、香菜去腥。但是請不要加生薑、蒜頭、胡椒、辣椒、咖哩。

6、吃的時候,冬瓜只吃果肉,不吃皮與子。魚肉可吃也可不吃。

7、請搭配水煮深綠色青菜一起吃。


        藥方六:有發燒時的水藥

1、藥方如下:

魚腥草 1兩(37公克)

蘆根 1 37公克)

淡豆豉 1 37公克)

(請中藥店老闆確保是不鹹的,若是鹹的,先泡水去鹹。)

烏賊骨 5 18.5公克)

防風 2 7.5公克)

荊芥 3 11公克)

甘草 1 3.7公克)

3

(蔥白、蔥綠皆用。自己買一般的蔥,洗淨、切小段即可。)

發燒38.5~39.5度,加青蒿 5錢(18.5公克)、黃芩 5錢(18.5公克)

發燒37.5~38.5度,加青蒿 3錢(11公克)、黃芩 3錢(11公克)

發燒37.5以下,加青蒿 2錢(7.5公克)、黃芩 2錢(7.5公克)

2、煎藥方法:加水蓋過藥材表面,大火煮滾沸後關小火,熬煮到剩下一碗的藥量,趁溫熱喝即可。

3、藥方使用時機:每天吃一帖。以上是大人用量,如果是小孩(12歲以下),每天吃大人一半的藥量,也就是熬好一碗藥,大人每天喝一整碗,小孩每天喝半碗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如果症狀是混和的,例如:又發燒、又咳嗽,請先吃藥方六,退燒後如果還有咳嗽症狀,改吃藥方一。

        其他的生活與飲食注意事項,請參考519日發文《如何在「新冠肺炎」疫情中全身而退?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