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5月28日 星期五

請老實的求助,說出來:「我很累,我需要幫助!」

 





 

        照顧老人或是幼兒常常讓人很慌亂,身體疲憊、心情焦慮。長期下來,就會讓照顧者情緒不穩定,最後生病!

        也許一開始,照顧者不覺得有負擔,也沒有察覺細微的情緒波動,但是一點點的疲憊、一點點的抱怨、一點點的忍耐,長時間累積下來,就是鋪天蓋地的壓力了!

        而這些壓力最後會以「疾病」的方式呈現出來。照顧者病倒了,或是照顧者把壓力轉嫁到自己身上,而傷害自己。有些人會因此跟家人吵架,引發更多的抱怨與衝突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照顧者自己要調適心情。照顧時的態度要認真,但是心情要放鬆。最重要的是,請適時的求助!不要孤單寂寞、自怨自艾的走這條路,當自己實在很累時,不要硬撐,跟周圍的人求助。

        求助時的態度也很重要!不要認為理所當然,或是說話大聲、不耐煩,一副想吵架的態勢。只需要很老實、很誠懇的說出自己的感受:「我覺得很累,我需要幫忙!」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有兩個案例,就是因為照顧家人而讓自己生病,後來自己調適心情、也向外求助,運用適當的方法,最後找到平衡點,回歸正常的生活。

        第一個例子是63歲的許女士(化名),兩年前因故辭去工作,剛好她的三姐因為腦瘤開刀,需要照顧,於是她就接下照顧姐姐的責任。無奈的是,她三姐腦瘤長的位置不能開刀切除,只能做其他處理。兩年下來,她三姐已經開刀三次,都沒能完全治好。只能裝引流管在腦部,把腦內積存的液體排出,預防發炎。

        許女士的三姐不能單獨行動,因為她一直頭暈,身體不平衡容易摔倒,因此許女士的心裡壓力很大,精神隨時都是緊繃的,深怕自己的疏忽讓三姐受傷。

        最近照顧三姐的工作,讓她覺得很疲累,但是她還是硬撐的做好工作。某一天,許女士覺得頭暈、想吐、吸不到氣、全身無力。吐了兩次,休息兩天後,症狀沒有改善。

        於是來找我,把完脈,我告訴她:「妳這是情緒積壓造成的,妳照顧姐姐所能做的其實到達極限了,但是妳又硬撐著不求助,最後就是自己生病!」她說:「大姊82歲了,自己都不良於行了,怎麼照顧別人?其他家人們都忙於工作或是還在就學,也無法分身啊!」

        我問她是否曾經提出需要幫忙的需求?許女士說:「沒有,不好意思麻煩他們。而且他們如果真的有心或是有力氣應該會主動幫忙一下吧!」我告訴她:「不是這樣的!你應該要主動說出來。就算分身乏術,大家一起想辦法,總比你一個人硬撐最後生病來得好吧!」

        接著我按摩她的肚子跟經絡中的胃經,也疏通任督二脈,再把頸部肌肉放鬆,她那些不舒服的症狀就消失了!許小姐說,她一直擔心自己是不是腦袋長東西或是心臟出問題了!我說:不是的,是妳把情緒都藏進肚子裡了,腸胃承受了妳的情緒,整個肚子都變得不和諧,最後引起一連串的症狀。

        後來許女士跟家人說明自己需要休息一下了,請他們幫忙想辦法。許女士本來還擔心會不會造成家人的壓力,但事實證明是她多想了。家人討論後,決定讓許女士放一個長假!原本就喜歡旅行的許女士,為自己規劃了一個出國的自由行!(這是2019年的事了,新冠肺炎尚未爆發。)

        許女士說,自從把話說開後,她心裡就放鬆許多,照顧三姐的心情也輕盈了起來,不再那麼沈重了!

        許女士問我:「那如果我說了,但是家人還是不能幫忙呢?」我說:「有可能啊!不見得我們開口,別人就一定會幫忙。但是至少妳說出來真正想說的,這樣妳的心裡壓力就減少了,妳會輕鬆一點。」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第二個例子是一位32歲的媽媽,她寫信來求助。

        她說:我最近身體有一些狀況,體重跟月經的問題,讓我一直很煩躁。

        我生完小孩,自己帶一段時間後便回職場,回職場後,體重就從74公斤一直飆到90公斤。

        日復一日,我覺得照顧孩子好累!放假就會一直想吃高熱量的垃圾食物,我感覺自己不是真的餓,但是就是會一直要吃東西、吃到撐的那種。我內心一直覺得帶孩子好累,沒有自己的時間‧‧‧。還有,我的月經已經四個月沒有來了…。

        這位媽媽的字裡行間看似因為照顧孩子引起所有的問題,但不是的喔!我告訴她:孩子不一定是妳想大吃大喝的原因喔!再仔細問問自己的內心,到底什麼是自己最在意、最糾結的?是工作嗎?還是小時候那個不被愛的自己?還是覺得沒有人分攤照顧孩子的責任,覺得不公平?

        最近夫妻關係如何?

        她說:最近工作確實有一些煩惱,有想換單位的念頭。

        回娘家會覺得爸爸媽媽比較疼弟弟的小孩,不疼我的小孩。小時候被爸媽忽略的感覺一下子湧上來,心裡很不平衡!

        當然也會覺得丈夫都不幫忙照顧小孩,為了照顧孩子,我都沒有自己時間,我很希望有自己的時間。

        夫妻關係不好,最近確實在吵架,前一陣子因為爭執,我丈夫講出傷人話,還一度想要打我。我當下很憤怒、又害怕,在床邊不斷的發抖‧‧‧。

        回覆這位媽媽,我分享幾個看法:

        第一、謝謝妳的回答,感覺妳有靜下心來跟自己對話。

       第二、媽媽跟孩子的緣分比較深,因為懷胎十月,孩子都在肚子裡感受媽媽的呼吸、心跳、情緒,也會回應媽媽、踢踢媽媽的肚子。當爸爸的就沒有這個經驗了。

        你丈夫的行為沒有對錯,只是他對孩子、對生活的看法,跟妳的期待不同而已,請放輕鬆來面對。

        不過請放心,孩子是自己的,就算「多帶」,也不會吃虧。因為我們會在孩子的笑容裡得到回饋與安慰,把眼光放遠。目前你只是在職場上、在夫妻關係上遇到難題了,跟孩子是沒有關係的喔!

        第三、妳的父母親偏心。我們希望父母親公平的對待每個孩子,但是那是我們「期待中的父母親」,並不是「現實中的父母親」。每個孩子跟父母親的緣分都不一樣的,所以,把眼光從父母親那裡移回來自己身上,好好的愛自己、愛孩子、愛丈夫。頂多,以後不要那麼常回娘家,少面對偏心的場景。

        第四、看看孩子的眼睛,她是那麼的信任妳,她會選擇妳當媽媽,一定是之前就很愛妳了。

        第五、找人幫忙帶小孩。例如:一日保姆之類的,或是帶半天也可以。自己利用這半天到喜歡的地方走走,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抒解一下壓力。

        第六、運動。運動可以讓我們身心愉快喔!每天走走路吧!5分鐘、10分鐘都好,在空曠的地方走一走。讓自己放鬆的走、心胸開闊的走。

        也推薦一些簡易的練功法讓她練習,例如:平甩功、達摩易筋經。這些功法可以疏通血脈、安撫情緒。

        這位媽媽回覆:

        看完您的文字,內心感覺好溫暖、好溫暖,也非常感動!感覺有力量能夠繼續往前走了!

        聽您說完母親跟小孩的緣分後,我突然對小孩包容了很多,也比較有耐心,也適時提醒自己不要繃著一張臉,也會靜下心來多陪她。

        我決定動起來嘍!明天早上早起,去外面走走、運動!

 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以上兩個例子,一個是照顧大人,一個是照顧小孩,都會因為照顧者長期沒有喘息的時間而引起心靈上、身體上的症狀。如果我們也正面臨相同的困境,請向外求助,誠懇的說出自己的需求。也請不要對被照顧者發脾氣,因為不論是大人、老人、小孩,都不是讓我們失控的主因。是我們自己被心裡的糾結卡住過不去而已!

        最後,照顧家人可以讓我們貢獻能力,在照顧的過程中,體會人生哲理。照顧時一定要態度認真,但也要心情放鬆喔!這樣才能讓照顧的路走得長久而安穩,而且讓照顧者與被照顧者彼此都開心、幸福!

 收聽平台

 

Soundon 平台 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

  

Spotify 平台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 

喜马拉雅

https://www.ximalaya.com/zhubo/300080863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

 

 

2021年5月19日 星期三

如何在「新冠肺炎」疫情中全身而退?

 




 

        能在這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中,全身而退的,只有一種人,那就是自身免疫力強大的人!所以,提高免疫力,是最重要的。

        最近新冠肺炎大量出現感染者,大家都很擔心。紛紛想知道,到底應該怎麼預防新冠肺炎?只能靠打預防針嗎?

        另外,隨著清冠一號的中藥方公布,引起一些使用上的疑問,清冠一號可以當保養品一樣的先吃起來「存著」,當成盾牌來擋住病毒嗎?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先來談談如何預防新冠肺炎。

        預防方法是不是只能依賴打疫苗呢?不是的喔!打疫苗不是唯一的辦法,在打疫苗之前,我們還可以為自己做很多事情,來預防新冠肺炎!

        從已經感染者的症狀觀察到一件事情,有些人可以無症狀或是輕症,有些人就因此得插管,依賴額外的氧氣供應才能存活。這兩種狀況差別在於個人的免疫力強弱。

        所以保存元氣、加強免疫力是在這場肺炎風暴中,可以全身而退的關鍵!

        大家已經熟知的、而且已經做到的戴口罩、勤洗手、保持社交距離,這些是消極的、外在的預防方法,現在我們來說說積極的、內在的預防方法。

        先記住一句話:「物先腐而蟲蛀」,我們的身體先敗壞,病毒才有機會傷害我們。所以,只要身體跟心靈是平衡的、元氣充足的,身體的免疫系統會主動消滅外來者,我們不易染病。就算染病,也只需簡單藥物就可治癒,不會嚴重到呼吸困難。

        那麼如何讓身體、心靈平衡,元氣充足?不用吃藥、不用花錢買保健食品,我們自己就做得到。

        總共有6個方法:一、身體平和。二、心靈平和。三、元氣充足。四、看日出的紅太陽。五、發揮自我療癒的潛能。六、潤肺紅木瓜。

           一,保持身體平和。

    1、請不要特別吃補品。很多人認為吃某些中藥可以加強身體的免疫力,這是錯誤的想法喔!預防與治療新冠肺炎,要清熱、解毒,「補藥」剛好跟「清熱」作用相反,吃補藥只會讓發炎更嚴重,痰更吐不出來,所有的毒反而累積在肺部!所以,不能吃補。

    2、不能吃火氣大的食物,火氣大食物容易引起身體發炎,會讓症狀更嚴重。火氣大食物有:

油煎、油炸、烤過的食物;

胡椒、辣椒、咖哩、生薑;

咖啡、牛奶、羊奶、酒、巧克力;

麵包、土司、餅乾、零食;

牛肉、羊肉、雞肉、鴨肉、鵝肉。

        請吃清蒸、水煮的清淡飲食。盡量以蔬食食材為主。

        尤其是已經稍微有症狀的人,例如:乾咳、喉嚨乾痛,感覺有痰黏住喉嚨,吐不出來。立刻改變飲食,吃清淡的食物,症狀會緩解。

        總之,就是要保持身體是平衡、中庸的,就不容易生病。

        二、保持心靈平和。

        越是疫情情勢緊張,我們越要保持情緒穩定、心靈平和。害怕、緊張、擔心,都會使心靈失去平衡,進而影響身體健康。

        三,保持元氣充足。

        元氣的意思很抽象,大致上可以用電池的電力來理解。電池充飽電,電器就能運作,身體也一樣,元氣充足,身體功能就良好,精神飽滿,心靈也是舒暢的。

        保持元氣充足的方法如下:

1,睡眠充足。(不要熬夜,熬夜會消耗元氣。)

2,情緒穩定。(心情不好或生氣會消耗元氣。)

3,適當的工作時間。太操勞、太拼命會消耗元氣。

4,請保持外表跟內心的一致性。也就是請不要心口不一,強顏歡笑之類的。這也會消耗元氣。

5,節制性生活。性生活也會消耗元氣,所以不可過度。

        元氣是靠每一天的生活累積而來,不是吃來的。所以腳踏實地的修練,才能保持元氣飽滿!

        四、看日出的紅太陽。日出時不刺眼的橘紅色太陽,有遠紅外線的能量,可以為身體充電喔!眼睛看著紅太陽時,用意念把紅太陽的能量跟著呼吸吸進身體裡,一直透到丹田(肚臍下十公分的區域)。這股能量可以提高肺功能,協助排痰、順暢呼吸!

        五、發揮自我潛能治癒疾病。

       我們的身體有強大的自癒能力,這股治療疾病的最大能量就在我們腦中的「松果體」,只有在我們平靜、心無雜念時,才發揮得出來。所以每天都有要一段時間來讓自己跟松果體連線喔!請閉眼,放鬆,專注自己的呼吸,「松果體」就會醒來,修復我們的身體與心靈!

        以上說的預防方法,同樣也適用平常保養自己的身體、預防各種疾病。

        六、潤肺紅木瓜。

        食用時機:當我們覺得喉嚨乾乾的,說話聲啞,氣管緊緊的,不順暢有痰卡住時,就可以吃清蒸紅木瓜。

        食用方法:請選紅木瓜,洗淨,切半,去籽。放入電鍋蒸35分鐘,趁熱吃。也可以事先去皮再蒸。用瓦斯爐蒸也可以。

        吃蒸紅木瓜的量,大的木瓜一次可以吃半個,小一點的木瓜,一次可以吃一個。

  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接著來說說治療肺炎的藥方。現在很紅的清冠一號藥方,不能拿來當保養食品一樣的吃喔!這是藥,不是食物,所以只有在有症狀的時候、救急的時候才能吃。平常想保養肺部,就是用剛才說的預防方法就是最好的了!

        我們曾經公布一個藥方「驅痰救肺散」,也是在當我們有咳嗽、喉嚨痛,或是覺得喉嚨有痰卡住、吐不出來時吃的藥方。

        1、「驅痰救肺散」藥方如下:

烏賊骨150公克、前胡75公克、淡豆鼓75公克、瓜蔞皮75公克、浙貝75公克、甘草37.5公克、薄荷18.7公克

        以上共磨粉。此藥方幫助吐痰,加強免疫力!

        如果是台灣的台兩單位,藥方如下:

烏賊骨四兩、前胡二兩、淡豆鼓二兩、瓜蔞皮二兩、浙貝二兩、甘草一兩、薄荷五錢。

    2、服用時機:當有輕微咳嗽時,就可以開始服用了。

    3、服用劑量與方法:

   1)、大人:輕微咳嗽時,每日服用一次,每次23公克。咳嗽多時,每日服用三次,每次23公克。(吃中藥特製的藥匙,一湯匙是一公克。)藥粉請用溫水一起服下。

   2)、小孩:輕微咳嗽時,每日服用一次,每次1公克。咳嗽多時,每日服用三次,每次1公克。請把藥粉泡在溫水裡,給小孩喝。

   3)、體溫超過攝氏37.2度就一定要吃驅痰救肺散,直到體溫正常,痰順利咳出來,身體恢復到可以正常活動為止。

 

☆☆☆☆☆☆

 

        做好上述的預防方法,準備好藥物,我們就處在身體、心靈都很安穩、平和的狀態,不論有沒有染疫,都可以在這場新冠風暴中全身而退!

        最後祝福大家身體健康、心靈舒暢,平安度過疫情!

2021年5月16日 星期日

攝護腺癌的預防方法

 







 

        攝護腺癌好發年齡在6575歲之間,一般而言,男性50歲以前少有攝護腺癌問題,但到了60歲到70歲之後,發生率便急遽升高。

        預防重於治療,所以我們提出攝護腺癌的預防方法。

        預防攝護腺癌的方法有7個,前6個適合還在職場工作,尚未退休的中壯年人,第7個適合準備要退休,或是已經退休的人。

        7個方法是:減少行房次數、不要吃火氣大的食物、充足的睡眠與休息、每日吃一小把生的南瓜子、禁止吃冰品與冷飲、打太極拳養心氣與腎氣。最後一個是攝護腺癌的心靈療癒。

        以中醫的治療理念而言,攝護腺跟心臟有關,因為心與小腸相表裡;攝護腺也與腎臟有關,因為腎臟管著人的生殖能力。其中的心臟與腎臟,並不是平常我們所認知的摸得到、看得到的心臟與腎臟,而是包含更廣範圍的「心氣」與「腎氣」。

        然而這些中醫理論我們不用知道,只要瞭解實用而有效的預防方法就可以了。攝護腺癌的預防方法,請看以下的細項說明。

  一、 減少行房次數。

       行房過程需要心氣與腎氣發動,行房次數多了,就消耗心氣與腎氣,進而使得攝護腺虛弱,攝護腺的氣血不足、氣血阻滯,進而引發疾病。

       行房次數多寡因人而異,請就現有的次數自己調整。如果真要有個標準,就以男性小便的狀況來判斷。如果小便有力而順暢,就沒有問題。如果有以下的症狀,請盡量減少行房次數,保存元氣。

1、      感覺腰部比較沒力,接近快要有腰酸的症狀。甚至已經開始腰酸。

2、      小便不順暢。小便沒力。

3、      頻尿。也就是常常有尿意,甚至有點尿急,但是尿量卻不多。

4、      感覺容易疲倦、身體虛弱。

   二、 不要吃火氣大的食物。

        因為火氣大食物容易引起身體發炎,癌症就是身體慢性發炎。還有,吃了火氣大的食物後,身體就感覺燥熱,會非常想吃水果跟生冷的食物來平衡燥熱的感覺。而水果跟生冷食物濕氣重,也就是容易累積過多的水分在身體裡面排不出去。水往低處流,濕氣累積在骨盆腔,吃進來的「火氣」加「濕氣」,就容易造成攝護腺發炎、腫大。

        火氣大食物有:油炸、油煎食物。烤過的食物。辣的調味料:辣椒、胡椒、咖哩、生薑、薑黃。牛奶、羊奶、咖啡。

       請吃清蒸、水煮的清淡飲食。

  三、 充足的睡眠與休息。

       睡眠不足會消耗能量,損害心氣與腎氣,對攝護腺不利。

  四、 每日吃一小把生的南瓜子。

       南瓜子入腎,除濕氣,對攝護腺有保護作用。但是請注意,只能吃「生的」南瓜子,不要吃炒過的、烘焙過的南瓜子喔!因為炒過、烘焙過就火氣大了,反而容易讓身體發炎!

  五、 禁止吃冰品與冷飲。

       冰棒、冰淇淋、冰品,加了冰塊的飲料、酒類都不能吃喔!因為這些食物都濕氣重,對於位在骨盆腔的攝護腺容易造成傷害。

  六、 打太極拳養心氣與腎氣。

       太極拳為內家功法,練氣兼養心。可以加強心臟、腎臟的能量,對攝護腺有幫助。打太極拳以「下實上虛」為要,也就是打拳的時候,下盤穩定,上半身放鬆。

       最後來談第7個預防方法:攝護腺病症的心靈療癒。這個也是即將退休、或是已經退休的人要注意的。

       攝護腺是男性特有的,所以在心靈上也代表男性氣概、陽性特質、男性力量等等的。

        當男性離開職場,失去舞台,就容易產生失落感。尤其是那些在職場呼風喚雨、位高權重的男性,退休後失落感更大!如果不懂得調適,這些無處發洩的能量就累積在攝護腺,阻塞攝護腺,最後形成腫瘤。

        隨著年紀漸長,動作反應沒有當年的利索了,擔心老了、沒用了;老了也會害怕失去男性雄風,或是因為「性」而產生壓力。這些心理壓力,最後轉嫁到攝護腺,就造成攝護腺問題了。

        攝護腺的心靈療法就是:接受現在的自己!愛自己、認同自己的價值,不會因為老化或是離開職場而消失。

        在生活中,自己得從嚴肅、幹勁的形象轉成慈祥、溫和。以前都是「我」說了算,現在順隨因緣,讓別人作主也好。在生活中保持彈性,不要再堅持一定要怎麼樣。

        也要從社會上對於「老人」的形象中解脫出來,老了就不能怎樣、老人就得怎麼樣,不要被這些框住,請走出自己的路!

        在心理上保持年輕與動力,還是持續的學習、閱讀,為他人做出貢獻。如果不能對他人有什麼付出,那至少把自己過得很自在、輕鬆,讓周圍的人都感受到安心與幸福!這是最好貢獻喔!

        以上就是7個攝護腺癌的預防方法。

        最後,如果已經患有攝護腺癌了呢?以上7個方法也適用於治療喔!治療癌症,三分靠醫師,七分靠自己!除了看醫師之外,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喔!請改變過去的習性與想法,做到以上這7件事情,身體一定會回應我們的改變,漸漸好轉!

本文收聽平台

Soundon  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 


Spotify 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

 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hcGkuc291bmRvbi5mbS92Mi9wb2RjYXN0cy9iMTljZTU0Ni1jNThhLTQzM2YtOGYzNi1hYjhjZGU4ZTRkNjkvZmVlZC54bW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