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7月28日 星期日

新聞有感:吃糖會有多大危害?教授為150萬欺瞞世人50年


新聞有感:吃糖會有多大危害?教授為150萬欺瞞世人50


原文出處:https://health.udn.com/health/story/5999/3950404

    這篇報導是講述某位著名美國大學教授,收了廠商的錢,而做出有利該廠商的研究報告,並絕口不提對人體有害的部分。這並不是我第一次聽到類似的報導,還有藥學教授為藥商背書的,數十年後,因為藥品的副作用,該教授的兒子為父親收藥商的錢,大力推銷某種藥品而出來道歉。
    研究者與經費贊助者本來就有共生關係,原本是一樁美事,但是一旦研究者被社會大眾知曉與尊敬時,就有贊助者利用這樣的信任來操控市場,賺飽鈔票。因為商人知道,我們喜歡「名師」,而非「明師」。
    同樣的,市面上有數不清的產品,都標榜研究報告;也有數不清的團體,來滿足大家不同的需求。〈老子〉早就說過了:「智慧出,有大偽。」很多人會利用「名人」來欺騙大家。
    該如何篩選?
    就醫學而言,藥品應該只是救急,不該長期使用。而健康的方法就是可以長期執行、簡單、自己可以完成的。也就是道理一旦學會了,可以長久利用,對自己、對他人有好處。其他領域也相同。
    因此有四個基本原則可以辨識: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斷要你掏錢的,請慎入。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有強制性的,請慎入。例如:非得一直使用,否則如何、如何的。
三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只要花錢,自己不用努力的,請慎入。這是治標不治本,效果是暫時的。
四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自己感覺不對勁的,請慎入。
    所以,請考慮無條件的、來去自由、沒有強制性的方法,透過啟迪人的理性、善念,讓人自願的執行。如果是透過許諾、滿足欲望等手段,激發人的貪念與恐懼,使人信從,就請慎思。
    這個時代,資訊充斥,要分辨真偽,或是找到適合自己的不容易。有人大量蒐集資訊,反而因知道得太多,而無所適從。所以,自己的心如果是穩定、平靜、少欲的,靈感會比較強,或許可以辨得清。






 






 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