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月29日 星期一

跳蚤與世界末日

 


沙薑粉(三奈粉)


       「跳蚤」是一種昆蟲綱的寄生蟲,通常會寄生在動物身上,例如貓、狗、老鼠,以吸取血液為食。而「世界末日」是指全球人類的生存危機,人類生命的大滅絕。

        跳蚤可能引發世界末日!

        接下來,將說明原因以及如何預防跳蚤。

        跳蚤如何造成世界末日?

        老鼠身上的跳蚤會傳播鼠疫桿菌,歷史上總共發生過4次鼠疫,而奪走數億人的生命。1346-1353年的「黑死病」被認為是有史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鼠疫大爆發,僅僅歐洲就死亡2500萬人。

        現在有鼠患嗎?

        2024122日新聞報導標題:「俄烏戰爭前線『一戰』恐怖場景重現 ,鼠患嚴重。」以及「俄烏前線爆鼠患,已見疫病流行」。老鼠出沒在床底下、背包裡、發電機內、外套口袋及枕頭套裡。

        一旦各項有利於老鼠生存的資源結合起來,這些戰場上的老鼠就會大量繁殖而且到處跑,有可能造成鼠疫大流行。

        另外,由於太陽黑子活躍與整個地球環境變化,造成昆蟲生病,小鳥們吃了生病的昆蟲也會中毒,野外的貓吃了中毒的鳥類,也會生病,生病的貓行動不靈活,就抓不到老鼠了,導致老鼠大量繁殖。

        還有一個與老鼠大量繁殖有關的是「禽流感」。

        每隔一段時間,H1N1 病毒的直系後代會與禽流感或豬流感病毒結合,產生強大的新流行病毒株。

        得了禽流感的鳥類飛不起來,有些鳥類的食物是老鼠,鳥類生病不抓老鼠,老鼠少了一個天敵,就有機會大量繁殖。

        氣候變化也會造成老鼠大量繁殖,例如:降雨過多,會讓鼠疫蔓延。如果是旱災過後又降下豪大雨,更具爆發的可能性。而最近地球的極端氣候,以及地球暖化的影響,水災、旱災、颶風、熱浪,都對人類造成致命的影響,我們得小心應付。

        鼠疫傳染的途徑有兩個,一個是被感染的跳蚤叮咬而感染,一個是接觸感染的動物的組織,或是接觸病患身上傷口的膿液而感染。

        我們提供一個天然、無毒、安全預防跳蚤的方法 ── 沙薑粉。

        沙薑粉,又稱三奈粉,是一種調味料。一旦發現跳蚤出現在家裡,請把沙薑粉均勻的灑在地上,放置幾分鐘,然後用掃把把粉掃乾淨,但是掃起來的粉不要丟掉,隔天再灑一次、再掃一次,保持沙薑的氣味停留在室內,這樣跳蚤就消失了。

        另外可以製作沙薑酒,外出的時候,用噴瓶把沙薑酒噴在鞋子、襪子、褲腳上,避免跳蚤上身。沙薑酒製作方法:請用沙薑粉或是沙薑粒泡在酒中15天就可以使用了。沙薑與酒的比例是14。酒精濃度最好50度左右。請買米酒或是高梁酒。

沙薑酒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 如果使用沙薑粉泡酒,使用前需用布過濾沙薑粉,否則容易阻塞噴瓶。

        戰爭、地球環境變化、地球氣候變化、禽流感都可能會引起老鼠大量繁殖,如果發現野外的狗、貓減少了,甚至消失了,就有可能因為被感染鼠疫的跳蚤叮咬而死亡,這時候老鼠與跳蚤已經離我們很近了,請留意自身的安全!

收聽平台

 

Soundon

 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mZWVkcy5zb3VuZG9uLmZtL3BvZGNhc3RzL2IxOWNlNTQ2LWM1OGEtNDMzZi04ZjM2LWFiOGNkZThlNGQ2OS54bWw?fbclid=IwAR2ix5y2BqjIeJqI-W1q-pJ5rFhohOF0lgkw2jWa_MQv39QP0LJEWMnvluk

   

   

 

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

愛自己的身體、感謝身體、明白身體很珍貴,就有療癒身、心、靈的力量

 



        56歲的張妙華(化名)雙腿從腳踝到膝蓋微腫,走路時會痠痛,蹲下後站不起來。腰部痠痛,尾椎有摔過。胃脹氣、胃食道逆流。大便23天一次。工作忙,經常睡眠不足。

        我摸摸妙華的小腿,很硬、沒有彈性,表示氣血循環很不好,整條腿累積了很多東西,這些是該離開身體卻扒著不放的。

        妙華的脈象顯示元氣很差,應該是長久消耗的結果。

        給妙華的治療方向有三個,一個是幫助全身與雙腿的氣血動起來,我請她每天用熱水泡小腿、拉腿筋、熱敷薦椎與腰椎、按摩腳趾與腳底。第二個是吃適合自己的飲食,不要吃到辛辣的食物(胡椒、辣椒、薑、咖哩)、不吃甜食與零食、不吃油炸物。最後一個是打通內心停滯的能量,跟她聊聊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卡住自己的腳步,才會讓雙腿這麼僵硬。



        妙華家裡有三個小孩,妙華是老么,還有兩個哥哥。父母親都八十幾歲了。兩個哥哥結婚搬出去住了,妙華未婚,所以一直跟父母親住在一起。也因為她未婚,所以父母親總是覺得要處處為她設想,但對妙華來說,心裡在「自己」與「父母」之間兩頭拉扯,她不忍心拒絕或是違背父母親的心意,也覺得應該盡子女的義務照顧父母、孝順父母,但是心裡有其他目標,也想有自己的時間與空間。

        她正在寫博士論文,寫得很累!其實她從小就不愛唸書,但是她的兩個哥哥都非常優秀,父母親期望三個小孩都能光宗耀祖,雖然妙華很無奈,但還是盡力完成父母親的心願。

        我問妙華有沒有想過做自己想做的,生活不要只有對父母的責任與義務?妙華問:這樣是不是太不孝了?

        妙華說自己有躁鬱症,已經78年了,一直在吃身心科的藥。躁鬱症發作時,會無法克制的狂買東西‧‧‧

        妙華的肩膀壓著重擔、心裡綁著道德枷鎖,似乎只有買東西的時候,才感覺自己是自由的。

        我問妙華,父母親都能生活自理嗎?妙華說他們行動沒有問題,也沒有失智,只有看醫師時,需要妙華陪伴。

        跟妙華討論有沒有可能說出內心的想法、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、成為自己想要的樣子?她停了很久不說話。

        「好,先不管這些,換個方向,先從愛自己的身體開始吧!我們的身體很寶貴的!好好感謝身體,然後新的轉變會在最好的時候到來!」我說。



        愛身體、感謝身體,就是滿足身體的需求,吃飯、喝水、上廁所、休息、睡覺,而且要把這些放在生活中第一順位。身體累了,就停下來休息,不要硬撐;想上廁所,就不要憋著;身體疼痛了,就停下手邊的工作,把精力用來修復自己;要懂得篩選與拒絕食物,當肚子不餓的時候、已經吃飽了、不想吃了,就不要勉強自己吃。記住吃東西的感覺,只讓那些吃了舒服的食物進到肚子。

        適度的「斷食」也是好的,一天只吃兩餐或是一餐。消化食物會消耗能量,減少進食,把能量用來清理身體的垃圾,也會使頭腦清明,心情安穩。

        再加上剛才說的熱水泡腿、拉筋、熱敷、按摩、拍打、運動,都是在幫助身體清理瘀堵,也是愛身體、感謝身體的好方法。

        身體承受長期病痛的人,大部分都不愛身體、忽視身體需求,都在追求心裡的需要。例如:明明知道自己已經非常疲累了,就是硬撐著不休息:有些人為了賺錢、為了前途、為了傷心難過、為了各種理由,不睡覺、不吃不喝,或是亂吃亂喝,傷害身體。

        我認識一個幼兒園老師,一個人帶一個班級,因為上廁所需要時間,擔心離開班上太久,小朋友會出問題,所以經常憋尿,後來得膀胱炎。

        最近還有一個新聞是某個演藝圈名人,工作得經常出外景,上廁所不方便,經常憋尿,導致有半年時間血尿不斷復發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照顧身體、滿足身體的需求,就是無條件的愛自己。以前覺得有夢最美,但其實身體才珍貴!請每天騰出一段時間,閉起眼睛,安靜的用感覺從頭到腳趾的掃描身體,感謝身體這麼努力為我們工作。

        情緒會被身體記住而累積在器官、經絡、筋膜裡,清理身體、打通經絡之後,情緒也會跟著釋放,我們就輕鬆了!

        妙華說很多事情她不想面對,也不知道如何為自己解套,害怕改變之後帶來不諒解、爭吵,於是就日復一日的拖著‧‧‧

        我們很容易緊抓著「正確的」的觀念,以為事情只有一種解法。或是像妙華一樣的,在「對」與「錯」兩種聲音之間掙扎,心沒有歸屬感,安定不了,身體與心靈都受苦。

我們先不要設定該如何、如何,或是認定我不能、我不喜歡,放寬標準,學習有彈性一點,然後就會發現原來可以有很多種選擇!

        所以,不論我們面臨多大的壓力與困境、有多悲慘的遭遇、得不到支持、所有的人都不愛你了,至少還有一件事情可以做,那就是愛自己的身體、跟身體道謝,感謝身體讓我們能舒服的走路、香甜的睡一覺!

        帶著愛與感謝的心,生命就有光與希望!

        停止舊模式,開始新作法,並且請充滿勇氣的踏出去!未來的發展會超過你的想像!

收聽平台

 

Soundon

 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mZWVkcy5zb3VuZG9uLmZtL3BvZGNhc3RzL2IxOWNlNTQ2LWM1OGEtNDMzZi04ZjM2LWFiOGNkZThlNGQ2OS54bWw?fbclid=IwAR2ix5y2BqjIeJqI-W1q-pJ5rFhohOF0lgkw2jWa_MQv39QP0LJEWMnvluk

 

 

2024年1月10日 星期三

如何安頓身心,利己、利人?請設「結界」,關照自己、守住能量

 



   

        在仙俠劇、動漫中常看到用「結界」來保護自己,就是用法力架設一道無形的能量屏障,外人一碰到結界就會被彈回去而不能進入。

        我們想用另一個角度來解釋「結界」。

       「結界」不是為了什麼特別的日子或是場合才設立,這是讓身心都安頓的生活日常。是一種自利、利他的能量平衡。

        我們所說的「結界」,確實是一道無形的能量屏障,但不是為了抵擋外物,而是為了守護自己,把心收回來,關照自己的思緒、感受;也為了守住能量,能量飽滿,我們就安泰舒暢。再用這樣融合了寧靜與愛的正向能量來幫助別人。

        先來看看芸容的故事。


        認識戚芸容(化名)很久了,剛開始只覺得對她的治療效果不好,這個月芸容元氣提昇、身體比較好了,過兩個月又會有一個跳水似的大崩盤。我開玩笑的跟她說:你現在全身只剩下意志力、還能呼吸、心臟還能跳的狀態,其他臟器都被打趴了。

        後來經過跟她對話、仔細詢問,才明白芸容會大量消耗元氣,是因為不自覺的把別人扛在自己身上。那是一種意識能量上的想為別人付出,一看到別人受苦,就擔心、焦急,想為別人解決困境。即使自己已經身心俱疲,還是不能放鬆、不能停止的覺得照顧別人、減輕別人的痛苦是她的責任。

        能量流動是一個大自然的現象,對方會生病、心情低落、焦急生氣,幾乎都是能量很低的狀態,而身體健康、樂觀開朗、平和淡定的人,能量是豐沛的。當我們的意識想為對方做什麼,或是正在對方的身邊,能量就流過去給低能量的對方了。

        芸容就是這樣消耗元氣的。

        我跟芸容說,下次再碰到相同的情境時,一定要設結界,保護自己。芸容不以為然,她仍然覺得應該盡力為對方做點什麼。特別是她覺得重要的人,更容易毫無保留的給予。於是多年來就在「身體好轉」與「身體虛弱」兩邊擺盪,遲遲無法真正回到舒適、安穩的狀態。所以當完成工作時,她只覺得「鬆了一口氣」,而沒有覺得很快樂或是很安心。為什麼?因為我們處在元氣不足的狀態下,是快樂不起來的!也安心不了!

        所以,我們當然要樂於助人,但是你的善良要有智慧!

        我請芸容問問自己,想處在什麼狀態去助人?一個是為別人流血流汗,不管對方有沒有改善,先把自己累壞了。一個是有源源不絕的光可以照亮別人,讓對方找到勇氣,然後自己站起來。

        芸容問:「源源不絕?原來可以這樣?」

       「當然可以!」

        請設結界,關照自己,守住能量。

        設結界的方法是,在心裡想著設一條界線,提醒自己跟外界稍微保持距離,不要太過投入。縮短用腦力處理事情的時間,把注意力回到自己的身體。

        因為當全心投入做事時,注意力都在外界,能量也是往外發散的,長久一直消耗能量,沒有補充,就會身體疲累、生病、腦袋打結想不通。

        所以時時關照自己是緊繃的,還是放鬆的?是很擔心、生氣,還是平靜的?是一直在注意別人的評價、別人的反應,還是關注自己是不是舒服的、自在的?

        當我們是平靜的、元氣充足的,靈感與智慧才會顯現,我們會看得清楚自己的心態與對方的狀態,採取更適合的作法,才能真正的幫到別人,而不是瞎忙還把自己累垮了。



        如何把注意力回到自己的身體?「獨處」、「慢下來」、「飲食清淡」、「睡覺」是很好的。

        你可以獨自練習瑜珈、太極拳、八段錦(或是外丹功、五禽戲‧‧‧等等功法。)、在大自然裡慢慢的走路、寫書法、寫日記、看著開闊的風景發呆、配一杯溫開水讓太陽曬著背。還可以靜坐、打坐。也可以按摩、拍打自己的頭部與身體,專心的安撫自己、感受自己的每一吋皮膚。

        但如果「獨處」是一個人打遊戲、追劇、趕報告,這也是在注意外界,也是消耗喔。

        飲食方面,吃口味清淡、烹調簡單的食物,食材以蔬食為主,烹調方式清蒸、水煮為主。

        選擇適當的飲食,也是「結界」喔!

        如何知道哪些食物適合自己?請安靜下來感受自己的身體與心靈。能讓自己二便通暢、胃口好、睡眠好、精神好、心情好的食物,就是適合自己的。

        最後,請好好的睡覺!

       「問渠哪得清如許,為有源頭活水來。」(宋朝.朱熹的詩〈觀書有感〉)。我們心理上設了結界、身體也得到關注,就能保存能量,精力充沛、心神清明,就跟這首詩的意境一樣,能感動別人,具有啟發的力量!才能真正成為對方的貴人、天使。

        結界的本質是「愛」,不是「防禦」;是為了「給予」,而不是「拒絕」。

        先愛自己、安住自己,能量有放有收、順暢而平衡的流動,然後就可以大方的給出愛了!

收聽平台

 

Soundon

 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mZWVkcy5zb3VuZG9uLmZtL3BvZGNhc3RzL2IxOWNlNTQ2LWM1OGEtNDMzZi04ZjM2LWFiOGNkZThlNGQ2OS54bWw?fbclid=IwAR2ix5y2BqjIeJqI-W1q-pJ5rFhohOF0lgkw2jWa_MQv39QP0LJEWMnvluk

2024年1月1日 星期一

想開始新生活嗎?想找到新方向嗎?動起來吧!讓自己「內氣充足」!

 



        「我不怕我媽媽了!」韻涵帶著笑容描述她如何改變跟媽媽的相處模式,我聽完問她:「那你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嗎?因為你的內氣足了,心靈能量豐盛、身體元氣飽滿,自然就充滿勇氣與力量,不再害怕!」

        人與人的交流,除了動作與語言之外,還有看不見、聽不到的能量互動。當我們的身體虛弱、病痛、疲累時;心情壓抑、恐懼、悲傷時,內氣就不足,能量、氣勢就弱了,使得意志力不堅定、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,就容易被對方牽著鼻子走、被對方支配。

        內氣充足時,身體安穩、心神清明,會用理解、淡定的態度面對,做出最適當的回應。

        如何做到內氣充足?有兩個方法,一個是「運動」,另一個是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」。

        「運動」是鍛鍊身體,可以讓停滯、僵硬的身體動起來,氣血流通後,身體會很穩定,心也是安祥的;而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」是修練內心,讓自己感到快樂、滿足、自在,越來越看得清楚自己,知道自己要什麼。

        結合這兩個方法,內外兼修、體氣充足,就能在大海中錨定自己,找到施力點,扭轉過去的信念,明白到自己是有其他選擇的、是有力量可以改變現狀的!


        一起來看看韻涵的故事。

        40歲的方韻涵(化名)從小跟媽媽相處的模式就是「怕媽媽生氣,於是配合媽媽的要求」。媽媽個性比較強勢、急躁、容易生氣,以前只要媽媽發脾氣,她就不由自主的緊繃起來!得快速的、一秒都不拖延的去做媽媽要她做的,才能得到媽媽的好臉色。

        今天是新年(2024年)的第一天,韻涵要讓一切有新的開始!她正在吃早餐,媽媽不知哪裡不對勁,又兇巴巴的命令韻涵,韻涵溫和的說:「好,我等一下做。」然後冷靜的繼續吃早餐。

        儘管媽媽的脾氣已經如狂風暴雨般的打過來,韻涵刻意細嚼慢嚥,她心中默默決定,不讓媽媽的情緒風暴傷害自己的腸胃。

        韻涵知道,媽媽習慣用發脾氣的方式達到目的,如果不改變,就會一直被這個慣性操控,而跟媽媽的關係也不會好轉。韻涵沒有回嘴、沒有被激怒,就是慢慢的、專心的品嚐食物。

        40分鐘過後,媽媽緩和下來了,自己把事情做完。然後平靜的對韻涵說:「你去忙你的,我都做好了。」

        韻涵收拾好碗筷,悄悄的回房間,關好房門,很慢、很輕的深深吸了一口氣,嘴角淺淺上揚迎接這個小小的驚喜:我不怕媽媽了!

        韻涵選擇了一個「共好」的方式回應媽媽的情緒。


       「為何你怕媽媽生氣?」我問。

       「可能是想討好吧!」韻涵回答。

       「為何想討好?」我問。

       「嗯‧‧‧,」韻涵想了想說:「可能是想讓媽媽喜歡我吧!希望媽媽愛我、認同我。」「有時候是害怕引起衝突。」

       「你是怎麼做到這些改變的?」我問。

       「是高山療癒了我!」韻涵說,「我喜歡爬山,我就全心投入的做我喜歡的事情!」

        韻涵的身體不好,經常在各個診所、醫院間進出。3年前決定開始運動,從最簡單的「走路」練起,起初在家裡附近走5分鐘就頭暈、腳軟,鍛鍊3個月後,可以開始爬山,1年半後,可以爬超過3000公尺的百岳。

        爬山時,看著層層疊疊的高山稜線,身體被高聳的大樹包圍,韻涵有被充電的感覺,身心無比舒暢!走著、走著,韻涵就想通了一些事情,她應該要愛自己、認同自己,不要依賴對方的愛與認同。

        這是一個醞釀3年的過程,從「害怕」到「不怕」,中間累積了很多小小的轉變。比較明顯的是身體好轉了,以前經常感冒、胸悶、肚子痛、頭痛、肩頸痠痛、腰痛、經痛、暈眩,光應付病痛就耗掉所有的力氣,而心靈也是乾枯的,很迷惘。

        內氣提昇了之後,身體是舒服的、人是安穩的,就有餘力覺察自己的內心,韻涵才明白到以前不愛自己、不理會自己的感受,都在關注對方的感受與利益,覺得犧牲自己、配合對方才能得到肯定與關愛。

        現在韻涵能量豐沛,把注意力回到自己身上、照顧自己的需求、溫和而堅定的跟家人說出自己的想法,也讓家人成為他們自己、做他們想要的決定。韻涵不但療癒了自己,也帶動家人,這樣一來,她跟家人的關係就有了空間讓彼此放鬆。

        所以,當我們想改變不好的狀態時,例如:與人相處心有不平、身體不安、心靈徬徨,「提昇內氣」是很好的切入點。請動起來!運動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!別在老地方猶豫不決了,幫自己選一條不同的路走吧!

        附註:

        一、「運動」:運動項目不限種類,請選擇自己喜歡的、適合自己體力與狀態的。如果有固定時間可以在大自然裡運動是更好的!

        二、「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」:靜態、動態都可以。目的是修練內心,讓自己在過程中感到安定、喜悅、滿足。有些是「自己喜歡」但卻會「傷害自己」的事情,請不要做!例如:想透過吃東西來滿足自己不安的感覺,結果可能因為體重增加而更沮喪,或是因為飲食不節制而生病、不舒服。

收聽平台

 

Soundon

 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 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 

Google播客

https://podcasts.google.com/feed/aHR0cHM6Ly9mZWVkcy5zb3VuZG9uLmZtL3BvZGNhc3RzL2IxOWNlNTQ2LWM1OGEtNDMzZi04ZjM2LWFiOGNkZThlNGQ2OS54bWw?fbclid=IwAR2ix5y2BqjIeJqI-W1q-pJ5rFhohOF0lgkw2jWa_MQv39QP0LJEWMnvlu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