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

生病無助的時候,找到一盞燈,跟著光亮前進,就有動力走向康復

 


        生病的時候,最怕求助無門,也怕找錯治療方向,越治越糟。情緒方面也一樣,壓力大、悲傷的時候,自己不好過,身體也容易跟著出現各種症狀,然後就更焦慮!

        這個時候,請打開眼睛、走出戶外,觀察那些跟我們有同樣經歷,卻又活得很健康、很安穩的人,跟著他們的腳步走,就像在黑暗中,循著光亮前進一樣,我們也會一步、一步的走向康復!

        分享三個故事。



        第一個故事是68歲的月華(化名),兩年前跟朋友到泰國旅遊了十幾天,回國後,一直拉肚子、肚子痛,接著就得到憂鬱症,吃了一陣子身心科的藥,她明顯感覺身體越來越不對勁,思考會斷線、頭暈、肚子悶脹。於是不想再吃藥了!

        某天,到內洞森林遊樂區走走,跟在那裡運動的人聊天,其中有一個十年前罹患腦瘤、開了三次刀的郭先生(化名),每天不間斷、風雨無阻的到內洞練習八段錦、吸收負離子。十年前被家人推輪椅進內洞,現在自己開車一個小時到內洞。

        月華很佩服郭先生的堅定與韌性,於是心理默默決定緊抓著這根救命浮木,很有動力的每天到內洞,跟著郭先生練習八段錦。已經一年了,月華成功擺脫西藥,對自己的康復很有信心!





        第二個故事是73歲的永安(化名),十年前身體到處生病,元氣很差,一坐下來就打瞌睡,整天都在睡睡醒醒中度過。

        某天在內洞的瀑布前,聽到有人叫羅醫師(《練功修行與神奇醫學》的作者),他一聽是中醫師,於是湊過來,趁空檔請教羅醫師自己身體的症狀該怎麼辦。羅醫師聽完輕鬆的說:「你沒病啊!多來這裡走走、動一動,有好處的啊!」

        永安覺得充滿希望!十年來不間斷的到瀑布區練功、運動,一待就是34個小時。現在永安身體健康、精神飽滿!



        第三個故事是50歲的文莉(化名),文莉的個性容易思慮太多,一旦某個念頭卡住,會纏繞很久,最後影響消化而牙齦腫痛、睡不好、掉頭髮。

        文莉在公司受委屈時,跟同事一起抱怨主管,但她發現吐完苦水,並沒有比較好過,反而更覺得憤憤不平!一連幾個月都在低迷的心情下工作。

        後來文莉跟一個認識多年的朋友聊聊想不通的地方,朋友點出文莉的糾結處,就像一把剪刀,直接剪斷,文莉頓時清醒了過來!按照朋友提供的方練習,她放鬆很多,原本的身體症狀也改善了!

        文莉決定不再獨自療傷,願意打開心房,把心事跟朋友說,朋友會分享療癒的經驗,每當遇到煩惱的事情,是怎麼做到心開意解的,文莉跟著朋友的腳步走,用朋友的話提醒自己要抽離,不能一直陷在情緒裡。現在只需要一天的時間,升起的情緒就會淡去,上班的心情好多了!



        面對人生的低潮、不順心時,別人的康復經驗就像一盞燈,引導自己走出黑暗。這盞燈可以是一本書、一段話、一個人、一段影片,只要是喜歡的、有被觸動到的,就對了!堅定的朝著亮光走,鍛鍊自己,我們一定會走出困境,然後開心得笑起來!

        最後,請讓自己也成為一盞燈!照顧好身、心、靈,就能持續的發光,不論距離有多遠,總會有人因著這道光而找到方向,展開充滿希望的旅程!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2024年12月10日 星期二

生病以後,請優先照顧自己,他人的事就別管了

 


        53歲的郁紋(化名),2月左眼罹患眼癌,西醫建議摘除眼球,但是她不想失去眼睛,所以尋求其他的治療。

        6月某天晚上8點,郁紋打電話給我,說她的左眼脹得難受,怎麼辦?她正在參加某個活動,地點在飯店的會議室。因為活動從早到晚,她體力負荷不了,但又不好意思缺席。

        我請她立刻離開會議室,回到飯店的房間,用熱水泡小腿。

        40分鐘後,郁紋說眼睛好多了,但也累攤了!

        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療癒自己啊,不要被社交活動分心了。運動、看日出吸收紅太陽的能量、為自己準備適合的食物、按摩眼睛、好好睡覺。

        11月初,郁紋左眼脹痛、頭痛。她說這幾天忙得不得了,因為有個姊妹的老公外遇,氣到快發瘋了,還打算花100萬去整型。為了幫助這個姊妹,3個朋友聚在郁紋家裡七嘴八舌的想辦法,大家充滿正義感!時而嘆氣、擔心,時而怪罪,完全沒心思運動、沒時間下廚。

        我問郁紋左眼狀況如何了?她說有去醫院複診,醫師說腫瘤變大了‧‧‧。

        郁紋的先生也無奈的說,郁紋有個朋友喜歡挑撥是非、說人壞話,郁紋非常苦惱,他建議郁紋離開這個人,但是郁紋總是下不了決心。不只如此,郁紋被朋友鼓吹買了一大堆保健產品,吃的、用的都有,非常貴!整天就被這些人、這些東西綁著。

        看來,郁紋的心被人際關係的紛擾攪得很亂,心思安定不了,正氣外散,病邪氣就會來侵襲。



        我們需要過濾身邊的人,相處起來愉快的,就多親近;帶來煩惱的,就勇敢斷捨離吧!再來,能量很寶貴,別消耗在生活瑣事上面,把照顧自己、安頓自己放在第一位,他人的事就別管了。走出戶外,把心胸擴大,走進山水、花草、陽光裡, 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力!



        想助人的動機很好,在自己身體健康、心靈平穩的狀態下,才能給出正能量。在這之前,換個形式來助人,在內心送出祝福、為對方祈禱也是很有力量的!

        把心力用在重要的人生功課上,為自己創造快樂與希望,就能帶給別人啟發與力量。這也是利他與佈施!尤其是生病之後,更需要養護自己、保存正氣,那些外面的喧囂與動盪就隨他去吧!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
2024年12月6日 星期五

我跟我的身體吵架!你說話啊!不要整天讓我痛!

 



        35歲的千佑(化名)連續胃痛了好幾天,這天他終於受不了,關起門來,憤怒的指責身體。

        他手按著胸口說:「別人的身體強壯,可以承受壓力,而你從小就讓我一直生病。為了你我妥協、放棄了十幾年的努力,我什麼都沒有了!你可曾為我著想過?一個自私自利的身體!你到底要怎樣?不要整天跟我說痛!」

        我問千佑:「然後?」

        千佑說:「沒有然後了,我沒有收到任何回覆。對著空氣說話,我可能已經是精神病人了!」



        在等待身體修復的過程,確實很煎熬而無助。我們分幾個面向來聊聊如何應對。

        跟自己的身體說話

        與千佑經過一陣對話後,我說:「我怎麼感覺你像神經病一樣的吼完後,身體跟心裡舒暢很多?」

        千佑:「我表妹跟我說,話不要燜在心裡,腦子裡有話要說,不要留在腦子裡。」

        我說:「呵呵,這樣每天都來吼一吼吧!」

        千佑:「我不想當精神病人,精神病人一開始都是這樣的!」

        不是的喔!我們可以控制說話的內容、開始、停止,而精神疾病則是失控的、不由自主的。這兩個不同喔!

        實際上,大聲的、不管不顧的將內心的情緒在安全的地方說出來,確實可以幫助我們緩解壓力、抒解情緒。而且把腦海中的想法,化成實際的語言表達出來,這個過程可以為自己整理思路,慢慢的從混亂中找到頭緒。

        除了跟自己說話之外,跟一個信任、有智慧的人聊聊也很好。聽聽不同的想法,可以把自己從牛角尖中拉出來,不再糾結。另外,寫日記、畫畫、唱歌、跳舞、運動、獨自旅行、創作,也是很好的自我對話方法。



        聽懂身體在說什麼

        何時聽得到身體的聲音?一個是疼痛的時候,另一個是安靜的時候。

        如果某個動機很強烈,就很難聽見身體的聲音。例如:看到打折、促銷商品、大家瘋狂搶購時,你聽不見身體在告訴你:別亂花錢啊! 只有自己安靜的待著,才能聽到身體說的話,你就會把錢收回兜裡,轉身離開。

        初生的小嬰兒不會說話,只會哭,父母親得用「猜」的,然後一樣、一樣的檢查,尿布濕了?肚子餓了?發燒?放到我們身上,「疼痛」就是身體的哭泣。

        以千佑胃痛做例子,既然是腸胃的症狀,就從飲食開始檢查,跟千佑求證,他確實連著幾天都大吃大喝的。身體很難受,就痛出來,告訴你:「別再這樣吃了!」後來千佑改吃馬鈴薯餐、吃益生菌、吃胃藥、熱敷胃部,胃痛漸漸好轉。

        這世界上大部分的食物都添加了慾望與誘惑在裡面,只有身體是清醒的,明白自己不喜歡什麼、需要什麼。用企圖心來勉強身體,不是傷身就是傷心,沒有好處。

        所以安靜下來,不要跟誰比較,也別管過去如何,從現在開始順應身體,純粹的喜歡身體的每一種樣子。



        千佑問:「以前可以一覺到天亮,現在睡23個小時會醒來。這個睡眠障礙,還不能解決。我已經盡量排除會影響睡眠的因素了!」

        我問:「心情呢?心裡有什麼不安嗎?」

        千佑回答:「沒有工作 一直讓我很焦慮。」

        我們容易放任自己的焦慮無限延伸,但身體知道,身體用睡眠習慣改變,來提醒你要讓自己安心哪!

        先過好現在,讓沒有工作的你,還是很快樂、很放鬆。安心吃飯、睡覺、運動,安心等待,機會就出現了!

        我有療癒身體的力量

        最後,請不要用「恐懼」來解讀身體的現象,例如:我是不是得癌症了?身體不會主動定義「我生病了」,身體只是想告訴你:

        「 別勉強自己了,放下某些堅持吧!

        從過去一直重複的習性中跳出來。

        吃自然、少量而且適合自己的食物,降低對食物的依賴。」

        然後充滿勇氣的開始療癒自己,重新愛自己的身體!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

問與答10 如何避免甲狀腺亢進復發?

 



        問:今天遇到一個同事,一年前因為工作壓力太大,而誘發甲狀腺機能亢進,現在吃藥控制。我小時候也甲亢,吃了幾年藥,後來開刀切除一部分甲狀腺。我現在工作壓力大,晚睡、也睡不好,我擔心甲亢會復發,我不想再吃藥控制了!

        我的問題是:

        一、甲狀腺亢進的患者,如何照顧自己,而漸漸不用藥物控制?

        二、像我曾經是甲亢的患者,有實施預防性治療(自然療法、中醫)的必要嗎?

        答:

        一、吃藥是救急,當症狀緩解了,沒有致命的危機了,就要靠自己鍛鍊身體與修練心靈,讓身心回到平衡,疾病自然會消失。不用擔心!

        二、引起甲亢症狀的心理原因,「壓力」是其中一個,壓力讓身體的功能失調,引起一大堆你想像不到的毛病。另一個原因是中醫說的「肝氣鬱結」,這樣的人容易生氣、或是生悶氣。

        既然你不想再靠藥物控制,那就是靠自己!請想想如何轉化壓力、抒解壓力?怎樣創造一個舒服的、自己可以承受的工作環境與生活環境?可以請教別人、閱讀、搜尋網路資訊,找到適合自己的,然後認真執行。

        關於「肝氣鬱結」的原因,是煩惱、鬱悶、心裡不平衡。請幫助自己抒解情緒,心開了,肝氣疏通,什麼症狀都好了!



        三、引起甲亢症狀的身體原因是「肝火大(肝臟處在發炎狀態)」、「肝臟的血液循環不好」、「疲勞」。請這麼做:

        1、停吃燥熱食物(備註),吃清蒸、水煮的食物,會讓身體保持平和、不發炎,而且吃得下、拉得出、睡得好!

        2、運動、按摩肚子、熱敷肚子。加強身體與內臟的血液循環。

        3、休息、睡覺,好好保存自己。不要硬撐、不要熬夜,有意識的叫自己「停下來」!一直想、一直做、一直說,都是過度消耗喔!



        四、針對第一個問題,已經在服藥的患者,做到剛才說的照顧自己的心理與身體,然後觀察自己以及請教醫師,減藥、停藥的時機。

        針對第二個問題,要不要預防性的看中醫?中醫有「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」的理念,也就是「預防」才是醫學的核心,但預防疾病不是靠醫師治療,而是靠自己「養」來的。

        不論是「養心」或是「養身」,既然是「養」,就需要時間、養分、適當的環境。例如:養花,就需要土壤、水、陽光、肥料,然後等待花開。養自己也是一樣的,問問自己,我吃什麼食物是舒服的?我在什麼樣的環境可以自由伸展、充滿活力?我在什麼狀況下很寧靜、安心?

        然後讓你的每個選擇都是出自內心想要的、真心喜歡的。

        這樣的保養自己就是預防了!

        備註:

        一、★火氣大食物:(不要吃的食物)

        油煎、油炸、油炒、烤過的食物;(請吃清蒸、水煮的食物。)

        胡椒、辣椒、咖哩、沙茶、薑黃粉、生薑、山胡椒(馬告)、香椿、芥末、花椒、八角、肉桂;

        咖啡、牛奶、羊奶、酒;

        巧克力、麵包、土司、餅乾、零食、糕餅、泡麵;

        烤過或是炒過的堅果(輕烘焙也火氣大);

        紅棗、枸杞、黃耆、桂圓(龍眼乾)、人參;

        牛肉、羊肉、雞肉、鴨肉、鵝肉、蝦子、螃蟹。

        二、身體正在不舒服、疼痛、感冒、正在治療的人,我們建議以水煮、清蒸馬鈴薯取代米飯與麵食。馬鈴薯成分更好消化,對身體的負擔更少。更詳細的資料:

《好吃的馬鈴薯餐來嘍!》

https://www.blogger.com/blog/post/edit/6897124856940573628/3655481721074080927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
2024年11月16日 星期六

問與答9 為何我的白頭髮這麼多?

 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        問:我的白頭髮比同年齡的人多很多,為什麼?

        答:因為你很燒腦啊,腦袋停不下來,計畫這個、思考那個,或是在腦海中自導自演小劇場。

        問:是這個原因嗎?會不會是遺傳?

        答:你是不是想問我,有沒有很燒腦又可以維持黑頭髮的方法?答案是:沒有!

        至於「遺傳」,不會遺傳白頭髮多,但家庭氣氛與做事情的態度會從父母親傳給小孩,所以,很容易整個家族都是同樣的閒不下來,同樣的年紀輕輕就有白頭髮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問:我該怎麼做?

        答:有兩個選擇:

        一個是愛上你的白頭髮,然後享受以及承擔相應的結果。例如:因為努力付出而很安心,也得到感謝、掌聲、加薪。但也因為休息與充電的時間不夠,而痠痛、睡不好、生病。



        另一個是改變生活態度,放慢、放鬆、放輕、放柔,你的黑頭髮就會自動長回來了。

        可以從慢慢吃飯開始培養,然後走路慢一點。如果出門旅遊,行程安排鬆散一點,也允許行程脫離原本的計畫,迎接意想不到的風景。

        學習安心的「等待」。等待不是浪費時間,是生命中的必要。

        別急著回訊息、別急著處理、別急著找答案,先安頓好自己,睡飽飽的,然後順其自然吧!

        有時候我們奔波、耗神,是為了滿足家人的期望,但即便是家人,也要尋求「共好」,而不是你好、我不好,請想辦法找到平衡點。

        有時候我們不肯停下來,是因為在意他人的評價,想證明自己,所以不能表現脆弱與疲憊,這樣的人很寂寞,內心受苦! 適時的承認心力上的極限,停下來喘息,內心才能安穩。

        最後,請經常按摩頭皮,可以讓毛囊健康一點!
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


2024年11月11日 星期一

女性子宮症狀與母女關係的深層聯繫

 



        女性子宮方面的症狀,對應到與媽媽的關係,所以經期有不舒服,是心理上對媽媽有負面情緒。除了處理身體的疼痛之外, 請覺察自己的心,消融不平的情緒,一切會有新的開始!

        來看看幸芬(化名)的故事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幸芬六月(2024年)來找我,因為經期間會肚子悶痛、腰痠!十月來也是同樣的症狀。緩解的方式是按摩肝經、脊椎、薦椎、腹部。正在為她推拿的時候,她說:「我媽媽經常抱怨腰痠痛、膝蓋痠痛,我覺得她在逃避照顧我阿嬤的責任。」

        幸芬的阿嬤今年(2024)一月開始由幸芬的父母親照顧。自從阿嬤來到後,媽媽就開始到處痠痛!幸芬不能諒解媽媽,她心想:「照顧一個還可以自由行動的老人有這麼難嗎?」幸芬憋在心裡,不敢讓媽媽知道。

        我提醒幸芬,子宮的症狀跟媽媽有關係喔,你不滿意媽媽照顧阿嬤的方式嗎?還是‧‧‧,嗯,你小時候跟媽媽關係如何?

        幸芬說了一段往事。

        小時候爸媽為了打拼事業,離開家鄉阿嬤家,搬到大城市居住。搬家那天,妹妹哭著要跟媽媽一起,我眼巴巴的看著媽媽帶妹妹離開,卻留下我!他們拋棄我了、不愛我了!我當時不敢哭喊,因為我要當個聽話的乖小孩‧‧‧。

        說著、說著,幸芬紅了眼眶‧‧‧。

        我給幸芬一個安慰的擁抱,輕拍她的背,告訴她,哭吧!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後來,我看到一段演講(備註),很感動!立刻分享給幸芬。過幾天,幸芬傳來訊息:

        看完影片內心忽然放鬆了,好久沒這種感覺了!我意識到原來內心有許多怨懟,那是對媽媽的不滿。小時候媽媽拋棄我的這一幕烙印很深,彷彿就在眼前!我眼淚流了下來‧‧‧。

        哭完,很放鬆,有種釋放的感覺!不滿的情緒都沒了!

        隔天回爸媽家,我改變自己的態度,在跟爸媽聊天時,懷著感恩,只當個很好的聽眾,不評判任何對錯,認真的看著他們,忽然覺得他們真的老了,媽媽都快八十歲了!其實媽媽很盡心的照顧阿嬤,是我把當年被拋棄的委屈轉嫁給媽媽,才固執的認為媽媽的痠痛是想逃避。

        推拿後身體鬆了,心也鬆了,把以前被壓抑的情緒換醒了,我哭了好幾次!像是在一團糾結的毛線球裡找到線頭一樣,我抽絲剝繭的、一層一層的看向內心深處,我看到那個充滿愛的自己,也願意用愛來理解家人。

        我明白父母並沒有拋棄我,他們很愛我,是我解讀成「他們不要我了」,然後把自己變成可憐的孤兒,獨自傷心難過。是我誤會了!

        原來身、心、靈真的是結合在一起的!因為經痛,我看見小時候的傷口與怨懟,身、心放鬆後,哭一哭,轉個念,發現原來我充滿愛,也是被愛的!





        所以,身體長期有某個症狀一直好不了,可能不是醫藥能療癒的。請往內心看,把對自己、對別人的負面看法放開,一切就解開了!

        備註:影片連結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U7KfEePo494&t=10s

大愛人文講堂,主題:「句點中突圍的人生」,講者:林品睿。
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







2024年10月31日 星期四

問與答8 如何幫助爸爸減輕壓力?

 



        問:我發現爸爸的背彎了、經常皺著眉頭、笑容也少了,而且這一陣子很容易生氣。爸爸應該壓力很大,我內疚又擔心,該如何幫助他呢?

        答:幫助爸爸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顧好你自己!

        你的身體與心靈很平穩,這樣的和諧能量會影響爸爸,讓他也開始意識到要好好照顧自己。他自己覺醒了,才能啟動療癒的力量,別人不見得幫得上忙,也強迫不來!

        但要有心理準備,這也許需要一段長時間喔!

        照顧自己的第一步就是照顧自己的心。當自己感到內疚、擔心的時候,跟自己說:喔,我開始內疚、擔心了!然後告訴自己:「停」!並不是壓抑情緒、叫自己不要想,而是從這樣的情緒中抽出來,專心的做當下正在做的事情。例如:正在吃東西的時候,不要邊吃邊想著爸爸,而是看著食物,感謝食物、專心的、慢慢的品嚐食物的味道、口感。

        如果是正在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樣的。

        也可以專心的數自己的腹式呼吸,呼氣、吸氣、呼氣、吸氣,並且感覺自己的肚子因為一吸一呼而起伏。

        一不注意,擔憂的情緒可能又會浮現,再重複剛才的動作。「熟能生巧」多練習平復自己的技巧,就會熟練的讓自己回到安穩的狀態。

        心安穩了,就可以生出很多辦法來完成你的願望。



        問:喔,我有過一次經驗。爸爸正在處理事情,他很急躁,邊罵邊搥桌子!我放慢呼吸,安靜的陪他,聽他說話,整理被他撥亂的文件,把被壓在文件底下的筆找出來給他。爸爸後來漸漸平穩下來,鬆了一口氣,還跟我說謝謝!

        我第一次發現原來「安靜」的力量這麼大!

        答:看吧! 幫助爸爸的力量早就在你手裡了!

        你說對了,「安靜」的本質是充滿生命力的!而且你的態度是「主動」與「陪伴」,而不是「害怕」與「躲避」,這個幫了很大的忙!

        回到剛才說的,照顧心,也要照顧身體。 照顧身體就是,累了就睡,不要硬撐;吃適當的、適合自己的食物,每天都要排便順暢。要運動,就算不方便出門,也可以伸展肢體,或是站著手扶家具、牆壁拉拉筋、踮踮腳尖。

        問:我爸爸經常吃垃圾食物,尤其是愛吃甜食。我知道這些對身體不好,但是說了他又生氣,說我管太多!該怎麼辦?

        答:你爸爸可能是消耗太多,身體沒電了、心靈也空了,吃甜食可以快速補充熱量,讓他舒服一點。所以請用同理與包容的角度來看他。

        當然,靠「吃」來滿足不太好,但是在他自己意識到需要改變之前,你動搖不了他,所以就先讓他這樣,你做到該做的,好好照顧自己的心與身體,然後平靜、沉著的守候。


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


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

問與答7 照顧家人身心俱疲

 



        問:我的工作地點跟住家在北部,父母親住在中部,最近每逢假日都開車回家幫忙。爸爸糖尿病導致水腫,上週開始必須洗腎,洗腎回家後幾乎都在昏睡。媽媽有些失智,需要人照顧。大哥、大嫂跟爸媽同住,偏偏他們有些不合,讓我很無奈‧‧‧。

        我回中部處理申請外勞的事情,安撫大哥、大嫂,回北部後,還會擔心爸爸的病情。兩個月下來,身心俱疲啊!



        答:啊!辛苦了!

        我們到了某個年紀,就需要開始照顧生病的家人,還要忙工作跟照顧自己的小孩、妻子、丈夫,確實很疲累!

        但是你很勇敢,至少願意承擔、願意求助,請為自己的勇氣拍拍手!

        除了照顧家人,也請照顧自己!不要把所有時間都花在別人身上,留一點給自己喔。

        可以這樣做:



        一、每天做一點自己喜歡的的事情。

       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會讓我們處在專注、安穩的狀態,這是給自己充電,讓我們有動力繼續走下去!

        二、運動。

        當我們擔憂、燒腦想事情、奔波、操勞的時候,都會讓身體緊繃,長久下來就會出狀況。「動起來」是放鬆身體的好方法!

        在大自然裡運動,而且能稍微流一點汗的更好!

        運動、流汗的過程會讓全身血液湧動,加上大自然的陽光、樹木、涼風,可以轉化情緒,這個很重要!因為生病的家人難免悲傷、抱怨,我們運動完後,帶著積極、樂觀的能量回到生活中,帶動家人開心起來!

        三、飲食清淡而簡單。

        我們吃了什麼食物,會決定一部分的身體與心靈狀態,烹調方法簡單而口味清淡的食物,比較好消化,讓身體把精力用在照顧家人而不是消化食物。

        「減少食量」也是一個選擇。因為吃太多會讓自己頭腦昏沉,判斷錯誤。

        至於多少食量、什麼樣的食物內容會讓自己頭腦清明、身體舒服,又能應付工作量?請親自實驗看看。



        收聽平台

Soundon

https://player.soundon.fm/p/b19ce546-c58a-433f-8f36-ab8cde8e4d69?fbclid=IwAR0MfH7lC5vk9JeVDjEj-nDaVm6d_Mio8KzVENb-gu5UBQba6J3qivaajr4

Spotify

https://open.spotify.com/show/0PjGYClSBK6UCJM8SKTjth?fbclid=IwAR0NruO6P-RhiYEZXDKU1t2TdEecDvxJibLrUDwjRYPbfGfGcmLIb9A4h3k